时间: 2025-05-18 10:0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0:02:23
《补乐歌十首·云门》 元结 〔唐代〕
云门,轩辕氏之乐歌也,其义盖言云之出,润益万物,如帝之德,无所不施。凡二章,章四句:
玄云溶溶兮,垂雨濛濛;
类我圣泽兮,涵濡不穷。
玄云漠漠兮,含映逾光;
类我圣德兮,溥被无方。
《云门》这首诗是轩辕氏的乐歌,意在表达云彩的出现,滋润万物,犹如皇帝的德行,广泛无所不施。全诗分为两章,每章四句:
朦胧的云彩在空中漂浮,轻柔的雨水细腻如丝;
就像我圣明的恩泽,滋润着大地,无尽无穷。
淡淡的云彩在空中弥漫,映照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就像我圣明的德行,普遍无处不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元结(约658年-731年),字子之,号元白,唐代诗人,生于长安,擅长五言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补乐歌十首》的创作背景是唐代盛世,国家富强,政治稳定,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对国家与人民的关怀,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爱精神。
《云门》通过描绘云的形态和降雨的情景,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给人以清新、温润的感觉。诗的开头以“玄云溶溶”开篇,直接引入了云的形象,随后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雨水的轻柔与自然的润泽,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第二章通过“类我圣德”的比喻,将自然的恩泽与人间的德行相结合,突出帝王应有的仁德之心,强调了治国理政应如同自然界的规律,润物细无声。整首诗通过云与雨的意象,传达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自然万物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共生,强调了王者应有的仁德,体现了对社会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传达出一种理想的治国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云门》一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涵濡不穷"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轩辕氏"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个诗人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李白更多表现个人情感,而《云门》则强调了人与自然、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