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0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04:46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在湓口放船归来,傍晚时分在花洲停留过夜。
两岸的白苹和红蓼,映衬着一蓑新绿。
在有酒可卖的地方便算作家,四季都有菱芡可供享用。
明天我又将乘风启航,任凭江南江北随意去。
诗中涉及的“江南江北”是指中国南北方的地理概念,常用于诗歌中表达旅途的广阔与自由。陆游作为南宋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与变革,其作品深受后人喜爱,特别是关于爱国情怀与自然风光的描写。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创作于陆游晚年,其时已年迈,身处南宋的政治风雨之中。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眷恋,体现了他渴望归隐山水、远离政治纷扰的情感。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归航的情景,体现了他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对漂泊生活的思考。开篇“湓口放船归”便带出归来的主题,接着“薄暮散花洲宿”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好。两岸的“白苹红蓼”展现了水乡的秀美,诗人用“映一蓑新绿”来表现自己在自然中的融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接下来的“有沽酒处便为家”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他认为只要有酒可饮的地方就是家,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最后两句“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则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他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呈现出来,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歌围绕归航与自然的主题展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展现了陆游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洒脱。
诗人在哪个地方放船归?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诗人明天打算去哪里?
陆游的《好事近·湓口放船归》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但陆游更强调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而苏轼则更注重豪情与壮志的结合。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