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4:00
书怀
作者:陆游 〔宋代〕
羸马常愁趁早朝,
斥归幸复侣渔樵。
青黄未胜沟中断,
宫徵何殊爨下焦?
心乐箪瓢同鼎食,
身安山泽谢弓招。
数间茅屋谁知处,
烟雨蒙蒙隔断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常常为自己的羸弱马匹感到忧愁,担心无法及时到达目的地。虽然回家路上有渔夫和樵夫作伴,但他内心仍然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即使田地的青黄交替,沟壑中也难以耕种,宫廷的乐声与灶下的火焰又有什么不同呢?他心中对简单生活的乐趣感到满足,宁愿与友人共享简单的饮食,放下手中的弓箭,安享山水之间的宁静。最后,他感叹即使是几间茅屋,谁又知道其所在,烟雨蒙蒙之中,桥也被遮挡得若隐若现。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民族的屈辱,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精神。陆游的诗词风格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家国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书怀》创作于陆游晚年,他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和家庭困苦,心中充满了对人生的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这首诗正是他在困境中保持内心宁静的写照,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书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羸弱的马,渔樵的陪伴,青黄田地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反思。开头的“羸马常愁趁早朝”便将诗人的困境直白地呈现出来,诗人虽有归心似箭的愿望,却因羸弱的马匹而感到无奈与愁苦。
接下来的“斥归幸复侣渔樵”中,诗人面对渔樵的简单生活,心中生出几分羡慕。生活的艰辛让他意识到,繁华的宫廷乐声与灶火下的炊烟并无本质区别,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诗人的心灵在此刻得到了宁静与满足,他乐于与友人共享简单的饮食,放下手中的武器,真正融入自然的怀抱。
最后两句“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则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态人情的无奈。茅屋的孤寂与烟雨的朦胧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哲理的深邃。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感慨,更是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展示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哲思。
《书怀》的主题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折射出他对生命和存在的哲学思考。
选择题:诗中“羸马”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人通过与__和__相伴,反映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烟雨蒙蒙隔断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