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6:11
姑苏杂咏·涵空阁(在灵岩寺)
作者: 高启 〔明代〕
衮衮波涛漠漠天,
曲阑高栋此山颠。
置身直在浮云上,
纵目长过去鸟前。
数杵秋声荒苑树,
一帆暝色太湖船。
老僧不识兴亡恨,
只向游人说往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波涛翻滚,天色苍茫,俯视这高山上的曲阑高阁,仿佛身处浮云之上,目光远眺,飞鸟在眼前掠过。耳边传来秋天的声响,荒芜的园中树木轻轻摇曳,远处太湖上,一只小船在暮色中缓缓而行。老和尚对兴亡的变迁毫不在意,只是向游人讲述着往年的故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启(生卒年不详),字季升,号阮亭,明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与徐渭、汤显祖等人并称。其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启在灵岩寺游览时,灵岩寺地处山间,周围自然环境优美,激发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姑苏杂咏·涵空阁》以高阁为视点,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开头两句“衮衮波涛漠漠天”便将读者引入一幅辽阔的画面,波涛的汹涌与苍天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曲阑高栋此山颠”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高阁位置,似乎身临其境。
诗人在“置身直在浮云上”中,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而“纵目长过去鸟前”则展现了诗人放眼远眺的豪情,仿佛一切烦恼都被抛在了身后。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秋声与太湖船的意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老僧不识兴亡恨,只向游人说往年”,则将焦点转向了老和尚,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老和尚对兴亡的无所谓,反映出一种佛教哲学的淡泊与超脱,给整首诗增添了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A. 山川
B. 波涛与天空
C. 花鸟
“老僧不识兴亡恨”中的“兴亡”指的是什么?
A. 个人命运
B. 国家兴衰
C. 自然变化
诗中传递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激昂
B. 伤感
C. 超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