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0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1:40
风生百兽低,欲吼空山夜。
疑是天目岩,飞来此山下。
风吹动了百兽,发出低沉的声音,仿佛在夜空中想要吼叫。
我疑心这是天目山的猛兽,飞到了这座山的山脚下。
“天目岩”是指天目山的一处著名山岩,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在此吟咏,描绘自然景观,表达情感。在古代文学中,山与兽的结合常常引发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敬畏。
作者介绍:高启(1498- 约 1576),明代诗人,字士杰,号阮亭,浙江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注重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启的游历中,可能是在游览姑苏地区的过程中,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而作。明代时期,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描写越来越受到重视。
《师子峰》通过简练的语言描摹了一个特定的自然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的深刻感受与思考。开篇“风生百兽低”便勾勒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风声与兽音交织,给人以耳边低沉的回响,仿佛置身于空旷的山野之中。这种声音有种潜在的力量,暗示着自然界的生灵在夜晚的秘密。紧接着“欲吼空山夜”,则将这种潜在的力量描绘得更加生动,野兽的吼叫仿佛随时可能爆发,令人感到一种紧迫与惊悚。这种情绪的转换,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自然的威严与神秘。最后一句“疑是天目岩,飞来此山下”,将诗意引向一种个人的思考,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索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神秘力量的疑惑与感慨。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高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更通过音韵的变化、意象的交融,传达了一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突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借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百兽”指的是什么?
“风生百兽低”中的“生”字可以理解为?
“疑是天目岩”中提到的“天目”是指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色,强调山的雄伟与自然的神秘,而高启的《师子峰》则更多关注于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两者在意象及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