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姑苏杂咏 南峰寺》

时间: 2025-04-27 08:16:52

诗句

樵归众山昏,天峰尚余景。

欲投石门宿,更度西南岭。

远闻云间钟,萝径入寺永。

悬灯照静室,一礼支公影。

鸟鸣涧壑空,泉响窗户冷。

对此问山僧,何如沃州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16:52

原文展示:

樵归众山昏,天峰尚余景。
欲投石门宿,更度西南岭。
远闻云间钟,萝径入寺永。
悬灯照静室,一礼支公影。
鸟鸣涧壑空,泉响窗户冷。
对此问山僧,何如沃州境?

白话文翻译:

樵夫归来时,群山在昏暗中显得模糊,天边的山峰仍然映照着余晖。
我想在石门寺过夜,但还需越过西南的山岭。
远处传来云间的钟声,沿着青苔的小径走入长久的寺庙。
悬挂的灯光照亮了宁静的房间,我向支公的影子行了一礼。
鸟鸣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响,泉水在窗前流淌发出清冷的声响。
我对着山中的僧人询问,沃州的境地如何?

注释:

字词注释:

  • :砍柴的人。
  • 众山昏:指许多山在傍晚时分显得昏暗。
  • 石门:此处指一个寺庙或山口。
  • 云间钟:形容钟声在云间回响。
  • 萝径:青苔覆盖的小路。
  • 支公:指的是一个和尚或高僧。
  • 涧壑:山谷,指山间的沟壑。
  • 沃州:指沃州地区,可能是指某个风景名胜之地。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支公”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著名的高僧,反映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季明,号秋水,浙江人。他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高启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且往往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高启游历南峰寺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在当时,文人往往通过游山玩水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志向。

诗歌鉴赏:

这首《姑苏杂咏 南峰寺》展现了诗人高启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全诗以樵归时的昏暗山景开篇,勾勒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给人一种隐秘而安详的感觉。接着,诗人欲投石门宿,进一步描绘出一条通往寺庙的路,这条路不仅是物理上的旅程,更象征着心灵的归宿。

在描绘寺庙的场景时,诗人通过“悬灯照静室”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令人心生向往。行礼的动作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与内心的平静。接下来的“鸟鸣涧壑空,泉响窗户冷”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恬静,诗人在此刻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最后,诗人向山僧提问“何如沃州境”,这一句不仅仅是对风景的比较,更是对内心境界的探问,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樵归众山昏:描绘夕阳西下,樵夫归来,山色昏暗的景象。
  2. 天峰尚余景:在昏暗中,山峰仍能看见余晖,暗示着光明与希望。
  3. 欲投石门宿:诗人计划在石门寺过夜,表达出一种归属感。
  4. 更度西南岭:还有一段路要走,暗示旅途的艰辛。
  5. 远闻云间钟:钟声远远传来,增添了神秘感。
  6. 萝径入寺永:诗人沿着小路走进寺庙,表现出对宁静之地的向往。
  7. 悬灯照静室:灯光照亮了宁静的房间,营造出一种安详氛围。
  8. 一礼支公影:向高僧行礼,表达敬仰之情。
  9. 鸟鸣涧壑空:鸟鸣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响,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10. 泉响窗户冷:泉水声清冷,映衬出环境的寂静。
  11. 对此问山僧:与山僧交流,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12. 何如沃州境:询问沃州的风景,反映出对美好地方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如“鸟鸣涧壑空”,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 对仗:如“泉响窗户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勤劳与自然的和谐。
  • 石门寺:代表心灵的归宿与安宁。
  • 鸟鸣、泉声:自然音响,象征生命与宁静。
  • 支公影:代表智慧与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门”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个寺庙
    C) 一个村庄

  2. “悬灯照静室”中的“静室”指什么?
    A) 喧闹的地方
    B) 宁静的房间
    C) 一个花园

  3. 诗中“何如沃州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自然景色
    B) 人生境界
    C) 佛教文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其情感基调更为沉重,而高启的作品则显得更为轻松与宁静。两者都反映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倾向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人研究》
  2. 《高启诗歌选》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夏日偶成六首 倚楼人(荼コ) 山居杂诗九十首 结客少年场行二首 其一 用李参政游延福寺韵上之 和黄虚中韵二首 居泉南和江给事二首 人生不长好 山居杂诗九十首 用前韵赠岸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字旁的字 魁黠 革字旁的字 家学渊源 大雨滂沱 包含寡的词语有哪些 君主国 卜字旁的字 腾蹑 纸短情长 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包含巧的成语 包含唾的成语 庙堂之器 车字旁的字 高悬秦镜 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寡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