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09
原文展示:
人生不长好,倏忽如蕣英。临觞莫辞醉,既醉莫原醒。但识醉中理,无欲醒时名。夷齐犹饿死,谁复哀屈平。陵谷尚迁灭,况乃期促龄。已焉谢消长,得失秋毫轻。
白话文翻译:
人生美好时光短暂,转瞬即逝如同朝开暮落的木槿花。面对美酒不要推辞醉倒,一旦醉了就不要再醒来。只需明白醉中的道理,不要追求清醒时的名声。伯夷、叔齐这样的贤人尚且饿死,还有谁会哀悼屈原呢?山陵河谷尚且会变迁消逝,何况是人短暂的寿命。既然已经放下生死得失,那么这些都如同秋毫一般轻微。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世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人生多变,诗人通过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短暂的比喻和对醉与醒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人生不长好,倏忽如蕣英”一句,以木槿花的朝开暮落比喻人生的短暂,形象生动。接着,诗人提出“临觞莫辞醉,既醉莫原醒”,主张在醉中寻找人生的真谛,而不必追求清醒时的虚名。最后,诗人以伯夷、叔齐和屈原的命运为例,进一步强调了世事无常和名利的虚幻,表达了对生死得失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人通过对醉与醒的思考,强调了在醉中寻找人生真谛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死得失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用什么比喻人生的短暂? A. 蕣英 B. 醉与醒 C. 夷齐 D. 陵谷 答案:A
诗人主张在什么状态下寻找人生的真谛? A. 醉中 B. 醒时 C. 梦中 D. 静坐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夷齐”是指谁? A. 伯夷、叔齐 B. 屈原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