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0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02:58
原文展示:
赠王教授基仲 先君昔作濡须令,闾里所知清德高。 末路我今惭世业,一门君乃冠长髦。 长公已有朝阳誉,夫子宁淹独冷曹。 颇念相从问畴昔,不堪岁月去滔滔。
白话文翻译:
先父曾任濡须令,乡里皆知其清廉高尚。 如今我虽末路,愧对家业,而你却是一门之长,冠绝群英。 长兄已有如朝阳般的美誉,你又怎会久留于冷落的官署。 我常怀念与你共话往昔,但岁月如流水,令人不堪回首。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是赵蕃赠给王基仲的作品,表达了对王基仲的敬佩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蕃晚年,当时他已感到自己事业无成,而对王基仲的成就和名声表示敬佩。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先父清廉高尚品德的回忆,以及对王基仲成就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家族荣耀的怀念和对王基仲的敬佩。诗中“先君昔作濡须令,闾里所知清德高”一句,既是对先父的缅怀,也是对家族传统的自豪。而“末路我今惭世业,一门君乃冠长髦”则透露出作者对自己晚年境遇的无奈和对王基仲的羡慕。后两句“颇念相从问畴昔,不堪岁月去滔滔”更是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家族荣耀和个人境遇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先君昔作濡须令,闾里所知清德高。 这句诗通过对先父清廉高尚品德的回忆,展现了家族的传统和荣耀。
末路我今惭世业,一门君乃冠长髦。 这句诗通过对个人晚年境遇的无奈和对王基仲的羡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长公已有朝阳誉,夫子宁淹独冷曹。 这句诗通过对长兄和王基仲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成就的敬佩。
颇念相从问畴昔,不堪岁月去滔滔。 这句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家族荣耀的怀念和对王基仲的敬佩,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先君昔作濡须令”中的“先君”指的是什么? A. 先父 B. 先祖 C. 先兄 D. 先师
诗中“一门君乃冠长髦”中的“冠长髦”指的是什么? A. 家族中的长者 B. 才华出众 C. 地位显赫 D. 清廉高尚
诗中“长公已有朝阳誉”中的“朝阳誉”比喻什么? A. 名声显赫 B. 清廉高尚 C. 才华出众 D. 地位显赫
诗中“岁月去滔滔”中的“滔滔”比喻什么? A. 时光流逝 B. 江水奔流 C. 岁月静好 D. 岁月悠长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