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御制郊外观稼》

时间: 2025-05-03 22:53:29

诗句

天苑清尘宿雨收,翠华观稼庆盈畴。

气和玉烛成丰岁,露冷金茎凛素秋。

日丽鲜原平杳杳,烟含嘉谷郁油油。

共知省斂敦农事,信史腾芳纪圣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3:29

原文展示:

奉和御制郊外观稼 寇准 〔宋代〕

天苑清尘宿雨收,翠华观稼庆盈畴。 气和玉烛成丰岁,露冷金茎凛素秋。 日丽鲜原平杳杳,烟含嘉谷郁油油。 共知省斂敦农事,信史腾芳纪圣游。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中的尘埃随着昨夜的雨一起消散,皇帝的仪仗队观赏着丰收的田野,庆祝着满满的收获。 气候和谐,如同玉烛般明亮,预示着丰收的一年;露水冰冷,金色的茎秆在素净的秋天中显得格外凛冽。 阳光明媚,照耀着广阔的原野,烟雾缭绕,含着丰收的谷物,显得郁郁葱葱。 大家都明白,省察收敛,重视农业,这是值得信史记载的圣明之游。

注释:

  • 天苑:指天空。
  • 翠华:皇帝的仪仗。
  • 观稼:观赏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 盈畴:田地丰收。
  • 玉烛:比喻气候和谐。
  • 金茎:指植物的茎秆。
  • 素秋:秋季。
  • 鲜原:广阔的原野。
  • 嘉谷:好的谷物。
  • 省斂:省察收敛。
  • 敦农事:重视农业。
  • 信史:可信的历史记载。

诗词背景: 寇准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政治理想。这首诗是他在陪同皇帝郊外观赏农作物时所作,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对皇帝重视农业的赞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空的清新、皇帝的仪仗、气候的和谐、秋天的凛冽、阳光的明媚和谷物的丰收,展现了皇帝郊外观稼的盛况。诗中“气和玉烛成丰岁”和“露冷金茎凛素秋”等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对农业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农业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首联描绘了天空的清新和皇帝的仪仗,为全诗营造了庄重的氛围。
  • 颔联通过“气和玉烛”和“露冷金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气候的和谐和秋天的凛冽。
  • 颈联以“日丽鲜原”和“烟含嘉谷”描绘了阳光明媚和谷物丰收的景象。
  • 尾联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省察收敛和重视农业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气和玉烛”和“露冷金茎”。
  • 对仗:如“天苑清尘宿雨收”和“翠华观稼庆盈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皇帝重视农业和庆祝农业丰收,体现了作者对农业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天苑:天空的清新。
  • 翠华:皇帝的仪仗。
  • 玉烛:气候的和谐。
  • 金茎:秋天的凛冽。
  • 鲜原:阳光明媚。
  • 嘉谷:谷物丰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气和玉烛成丰岁”中的“玉烛”比喻什么? A. 气候和谐 B. 皇帝的仪仗 C. 秋天的凛冽 答案:A

  2. 诗中“露冷金茎凛素秋”中的“金茎”指什么? A. 植物的茎秆 B. 皇帝的仪仗 C. 秋天的凛冽 答案:A

  3. 诗的尾联强调了什么? A. 省察收敛和重视农业 B. 庆祝农业丰收 C. 皇帝的仪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对农业和民生的关怀。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寇准的《奉和御制郊外观稼》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但寇准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皇帝的赞扬,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寇准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楼令·宫怨第四首,叠前韵 南楼令·宫苑三首,叠前韵 其三 南楼令·宫苑三首,叠前韵 其二 南楼令·宫苑三首,叠前韵 其一 南楼令·秋怀次韵 南楼令 秋夜怀柔吉妹 南楼令 南楼令 南楼令 春日署斋即事 南楼令 潞城秋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罚的成语 手字旁的字 包含暗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茶资 戈字旁的字 心奓体泰 常郊 齒字旁的字 释缚焚榇 末作之民 鼎成龙去 頁字旁的字 众议纷纭 鬼吵 劈杀 三番四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