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1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19:34
昨日山光寺前雨,今朝邵伯堰头风。
野云不散低侵水,鱼艇无依尚盖蓬。
藉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
杨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声非塞鸿。
昨天在山光寺前下了雨,今天在邵伯堰头吹起了风。
野外的云彩不散,低低地垂向水面,渔船无依无靠,只能盖上蓬布。
刚刚吃了点东西,初步可以消解酒渴,蓼花依然喜爱映照波光中的红色。
杨州有使者急于返回,敢在此寄托我的声音,非但不如鸿雁那样遥远。
“塞鸿”一词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象征信使或远行的传递者,诗中提到的杨州使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风景和田园生活,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融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游历过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本诗以“山光寺前雨”和“邵伯堰头风”开篇,展现出江南水乡典型的天气变化,营造出一种闲适自然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雨与风,描绘了流动的时间与空间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变迁。
“野云不散低侵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云彩低垂、似乎与水面亲密接触的画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细腻与柔美。而“鱼艇无依尚盖蓬”则隐含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思考。
接下来的“藉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两句,既表现了饮酒后的微醺状态,又借用蓼花的红色象征美好的事物,形成一种愉悦的意境。此外,最后两句“杨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声非塞鸿”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表明虽然身处自然之中,但心中思念之情仍然难以割舍。
整首诗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相得益彰,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传递情感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昨日山光寺前雨”描绘的是哪种天气现象?
诗中提到的“鱼艇”象征什么?
“杨州有使急回去”一句中提到的“使”是指什么?
答案:1. B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