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吴兴城》

时间: 2025-05-03 15:40:05

诗句

两溪浮玉浸晴空,万井楼台一苇通。

舟过恍如蓬岛客,人行疑在广寒宫。

青山迎送犹佳友,绿鬓往来成老翁。

遐想坡仙莘老辈,迩来那复有遗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40:05

原文展示:

过吴兴城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两溪浮玉浸晴空,
万井楼台一苇通。
舟过恍如蓬岛客,
人行疑在广寒宫。
青山迎送犹佳友,
绿鬓往来成老翁。
遐想坡仙莘老辈,
迩来那复有遗风。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天空下,两条溪流宛若浮动的玉石,万户人家的楼台与水面相连,如同一根芦苇相通。船行其间,仿佛自己是乘客在蓬莱仙境;人们走在这里,仿佛置身于广寒宫殿。青山依旧像老朋友一样迎接与送别,而那些青丝早已变成了白发的老翁。遥想昔日的神仙坡仙、莘老辈,如今再也无法见到他们的风范了。


注释:

字词注释:

  1. 浮玉:形容溪水清澈,似乎漂浮着玉石。
  2. 苇通:指水面与楼台相连,像是一根芦苇通连。
  3. 蓬岛:指神仙居住的理想之地,寓意恍如仙境。
  4. 广寒宫:指月亮上的宫殿,象征着高洁与空灵。
  5. 青山迎送:指青山如同朋友一般,迎接与送别游人。
  6. 绿鬓:指年轻时的青丝,象征青春。
  7. 坡仙、莘老:指古代的隐士、仙人,象征着高人逸士的风范。

典故解析:

  • 蓬岛: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 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象征着月亮的清冷与孤寂。
  • 坡仙、莘老:他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象征着高洁的精神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在当时颇具声望,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过吴兴城》写于诗人游历吴兴时,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人文的苍凉,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昔日隐士风范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过吴兴城》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吴兴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以“浮玉”和“苇通”形象地展示出水与天空的清澈与宁静,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将舟行与人行比作仙客与月宫的幽静,体现出一种超脱凡俗的境界。诗人通过对青山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生命经历相联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提到的坡仙与莘老,既是对古代隐士的怀念,也是对当代人文风尚的反思,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这首诗以清新优美的意象,融合了哲理与自然,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溪浮玉浸晴空:溪水清澈透明,宛如浮动的玉石,映衬着晴朗的天空,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
  2. 万井楼台一苇通:数不清的井台与楼阁,似乎都通过水面连接在一起,表现出人们与自然的和谐。
  3. 舟过恍如蓬岛客:舟行其间,仿佛是蓬莱仙岛的客人,暗示了人们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4. 人行疑在广寒宫:行人在此如同进入了月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凡的氛围。
  5. 青山迎送犹佳友:青山如同老朋友一般,迎接与送别,传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6. 绿鬓往来成老翁:青春的青丝已变成白发,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的无常。
  7. 遐想坡仙莘老辈:回想昔日的隐士,展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8. 迩来那复有遗风:如今再也没有他们的风范,传达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玉”比喻溪水的清澈,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青山被形容为“佳友”,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舟过”与“人行”,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古代隐士风范的追忆,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溪流:象征自然的纯净与流动。
  2. 楼台:象征人文环境与社会生活。
  3. :象征探索与旅行,人生的旅程。
  4. 青山:象征永恒与不变的自然。
  5.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6. 坡仙、莘老: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洁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舟过恍如蓬岛客”的意思是? A. 船行如梦
    B. 渔夫出海
    C. 乘客在仙境
    D. 船只失事

  2. 诗中提到的“青山迎送”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朋友的陪伴
    C. 时光的流逝
    D. 生活的变化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登高》
  2.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但更加强调了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无奈。
  •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静谧的山水描绘,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文观止》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程给事知越州 杂诗 其三 杂诗 其二 杂诗 其一 偕诸同人登君山绝顶望江放歌 春寒曲 间情 其二 间情 其一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 崔驸马宅咏画山水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面之雅 垢辱 韋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瓜字旁的字 一片宫商 一衲 建之底的字 分钗断带 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叽叽嘈嘈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兴富 死结尾的成语 陵陷 履险如夷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金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