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0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0:56
原文展示:
别席惨无言。离悲两相顾。君登苏武桥。我见杨朱路。关山负雪行。河水乘冰渡。愿子着朱鸢。知余在玄菟。
白话文翻译:
在分别的宴席上,我们沉默无言,只有离别的悲伤在我们之间相互凝视。你将登上苏武桥,而我将走向杨朱路。我们将背负着雪翻越关山,乘着冰渡过河水。希望你能穿上红色的鸢衣,知道我身在玄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赋、文。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庾信在南北朝时期,因政治动荡而离别友人张枢时所作,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政治动荡,文人多有离散。庾信与张枢分别,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旅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和心情。首句“别席惨无言”直接表达了离别时的沉重和无言,而“离悲两相顾”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交流。诗中的“苏武桥”和“杨朱路”不仅是地理上的分别,更是人生道路的分岔,象征着未来的不确定和艰难。后两句“关山负雪行,河水乘冰渡”则通过具体的旅途描写,增强了离别的艰辛和不易。最后一句“愿子着朱鸢,知余在玄菟”则是对友人的深切期望和思念,希望对方能记得自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旅途的忧虑和不易。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苏武桥”和“杨朱路”分别象征什么? A. 离别的地点和各自的道路 B.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C. 旅途的开始和结束 D. 友情的开始和结束
诗中的“关山负雪行,河水乘冰渡”形容了什么? A. 旅途的艰难 B. 离别的悲伤 C. 友情的深厚 D. 人生的不易
诗中的“愿子着朱鸢,知余在玄菟”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期望和思念 B. 对未来的忧虑 C. 对旅途的期待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