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南山》

时间: 2025-07-12 08:26:31

诗句

南山何峨峨,群峰秀色聚。

朝晖与夕霭,无□□去住。

徘徊九折险,萦曲一川注。

悬岩置屋少,□穴亦可度。

苍然老楠木,几阅风霜斁。

孙枝长□许,老干未肯仆。

昔年重九日,来者必三顾。

题诗刻峭壁,皆欲寄□□。

念我独何人,今日追故步。

凌晨出南门,风雨怯行路。

不惮登涉难,恐失此日故。

造物亦随人,晴明送日暮。

徐行两柏间,杯盘共草具。

宾僚不鄙我,笑语露情愫。

他时傥再来,莫指桃源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8:26:31

原文展示

九日南山
作者:万某 〔宋代〕

南山何峨峨,群峰秀色聚。
朝晖与夕霭,无去住。
徘徊九折险,萦曲一川注。
悬岩置屋少,穴亦可度。
苍然老楠木,几阅风霜斁。
孙枝长许,老干未肯仆。
昔年重九日,来者必三顾。
题诗刻峭壁,皆欲寄。
念我独何人,今日追故步。
凌晨出南门,风雨怯行路。
不惮登涉难,恐失此日故。
造物亦随人,晴明送日暮。
徐行两柏间,杯盘共草具。
宾僚不鄙我,笑语露情愫。
他时傥再来,莫指桃源误。

白话文翻译

南山何其巍峨,群峰的秀丽景色汇聚在这里。
晨曦与晚霞交替,似乎没有离去和停驻。
我在九曲的险峻山路上徘徊,一条河流蜿蜒不绝。
悬崖上几乎没有房屋,洞穴也可以穿越。
苍翠的老楠木,经历了多少风霜的考验。
它的枝条长得很茂盛,老干却不肯折断。
往年重阳节时,来这里的人总是三次拜访。
我在峭壁上题诗,皆是想寄托情感。
而我独自在此,今日追忆昔日的足迹。
清晨我从南门出发,风雨让我畏惧前行的道路。
我不怕艰难险阻,唯恐失去这一天的故土。
造物也随人心,晴朗明媚送走日落。
我在两棵柏树之间缓缓行走,杯盘与草具齐备。
我的朋友们并不看不起我,笑语之间流露出情谊。
若他日再来,切莫误指桃源。

注释

  • 峨峨:高耸的样子。
  • :聚集,集合。
  • 朝晖与夕霭:早晨的阳光与傍晚的云彩。
  • 徘徊:来回走动,停留不前。
  • 九折:形象地指代山路的曲折。
  • 悬岩:悬崖,陡峭的岩石。
  • 苍然:形容树木苍翠。
  • 老楠木:一种古老的楠木,象征经历。
  • 重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题诗刻峭壁:在悬崖上题字作诗。
  • 桃源: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美好理想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万某,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追忆往昔的游历,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

诗歌鉴赏

《九日南山》以其优美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南山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诗的首句“南山何峨峨”直接引入了诗歌的场景,以“峨峨”形容山的巍峨气势,营造出一种宏伟的自然氛围。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细致地刻画了晨曦与晚霞交替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自然之美的瞬息万变。

全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使得诗人对昔日友人的回忆愈加深刻,尤其是“来者必三顾”的描写,体现了友谊的珍贵与温暖。随着诗歌深入,诗人对于登山的艰难与孤独感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不懈追求。

最后,诗人希望未来的聚会能够重温往日的美好,而不是误入理想中的桃源。这种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山水之美,又充满人文关怀,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山何峨峨,群峰秀色聚。
    • 描述南山的壮丽,群山汇聚成美景。
  2. 朝晖与夕霭,无去住。
    • 早晚的光影交替,仿佛没有离去。
  3. 徘徊九折险,萦曲一川注。
    • 在曲折的山路上徘徊,河流蜿蜒流下。
  4. 悬岩置屋少,穴亦可度。
    • 悬崖上人迹罕见,洞穴亦可穿越。
  5. 苍然老楠木,几阅风霜斁。
    • 苍翠的老楠树,经历了风霜的考验。
  6. 孙枝长许,老干未肯仆。
    • 虽然枝叶茂盛,老干依然挺立。
  7. 昔年重九日,来者必三顾。
    • 以往重阳节来此的朋友必定三次拜访。
  8. 题诗刻峭壁,皆欲寄。
    • 在峭壁上题诗,皆是想寄托情感。
  9. 念我独何人,今日追故步。
    • 想起我独自一人,今天追忆往昔。
  10. 凌晨出南门,风雨怯行路。
    • 清晨从南门出发,风雨让我畏惧。
  11. 不惮登涉难,恐失此日故。
    • 不怕艰难险阻,唯恐失去这一天的故乡。
  12. 造物亦随人,晴明送日暮。
    • 自然也随人心,晴朗明媚迎来日暮。
  13. 徐行两柏间,杯盘共草具。
    • 在两棵柏树间缓步,杯盘与草具齐备。
  14. 宾僚不鄙我,笑语露情愫。
    • 朋友们并不看不起我,笑语之间流露感情。
  15. 他时傥再来,莫指桃源误。
    • 若他日再来,切莫误指桃源之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情相结合,增强诗意。
  • 对仗:如“朝晖与夕霭”,增强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似乎有情感,赋予了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作者在美丽的南山中追忆往昔,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珍贵。

意象分析

  • 南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 朝晖与夕霭:代表时间的流逝与自然之美。
  • 老楠木:象征经历与韧性。
  • 重阳节:代表团聚与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山何峨峨”中的“峨峨”指的是什么?

    • A. 低矮
    • B. 巍峨
    • C. 平坦
      答案:B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 A. 描述自然景色
    • B. 回忆重阳节的聚会
    • C. 叹息人生无常
      答案:B
  3. “不惮登涉难”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 A. 怯懦
    • B. 勇敢
    • C.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山中问答》(李白)

诗词对比

  • 《九日南山》《登高》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登高》更加强调人生的感慨与抒情,而《九日南山》则更具友谊的温暖和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美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 宴越府陈法曹西亭 送张环摄御史监南选 送杜侍御赴上都 送李给事归徐州觐省 送靳十五侍御使蜀 送赵评事摄御史监军岭南 送李补阙摄御史充河西节度判官 冬末送魏起居赴京 送苏郎中绾出佐荆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祸始 媒諓 朋从 麻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以古为鉴 仓卒应战 包含蔬的成语 鳥字旁的字 病者 黄字旁的字 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霜凋夏绿 穴宝盖的字 镇日镇夜 恩荣并济 厚栋任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