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宁都陈令》

时间: 2025-07-12 21:18:34

诗句

梅花楼头立晴雪,松叶亭根听夜雨。

鼪鼯息响月千山,桃李无言春万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18:34

原文展示

送宁都陈令
梅花楼头立晴雪,
松叶亭根听夜雨。
鼪鼯息响月千山,
桃李无言春万树。

白话文翻译

在梅花楼上,白雪皑皑,
在松树下的亭子里,静静聆听夜晚的雨声。
鼪鼯的声音在月光下传遍千山万岭,
桃树和李树默默无语,春天在万树之间绽放。

注释

  • 梅花楼:指楼阁中盛开梅花的地方,象征高洁、清雅。
  • 晴雪:晴天时的雪,描绘出一种清新、明亮的冬日景象。
  • 松叶亭:指松树下的亭子,是避雨的地方,也有清幽之感。
  • 鼪鼯:一种小型的有袋动物,常在夜间活动,声音细微。
  • 桃李:桃树与李树,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繁花似锦。
  • 无言:指默默无语,暗示花开时的自然之美。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传统典故,但梅花、松树、桃李等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高洁、坚韧与春天的生机,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宗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清新、意境深远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送别友人或亲人时写就,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种淡然的情怀。

诗歌鉴赏

《送宁都陈令》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的诗作。全诗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展现了梅花、松树、桃李等自然元素,通过对比晴雪与夜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首句“梅花楼头立晴雪”,描绘了冬日中的梅花与雪的清丽,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接着“松叶亭根听夜雨”,让人感受到夜晚的静谧与松树的苍翠,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

“鼪鼯息响月千山”,通过鼪鼯的声音,带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暗示着在静谧的夜晚,生命依然在不断涌动。而最后一句“桃李无言春万树”,则是春天的象征,桃李花开,虽无言语,却传递出生命的繁华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梅花楼头立晴雪:梅花楼上覆盖着晴天的雪,意象清新。
    • 松叶亭根听夜雨:松树下的亭子里,静静听着夜晚的雨声,表现出诗人的宁静心境。
    • 鼪鼯息响月千山:鼪鼯的声音在月光下回响,暗示生命的存在与自然的和谐。
    • 桃李无言春万树:桃李花开,春天的到来,虽然无言,却充满生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 松树:象征长青、宁静。
  • 桃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雪与雨:分别代表了冬天的寒冷与春天的滋润,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梅花楼头立晴雪”中的“晴雪”意指: A. 雪中的阳光
    B. 雪天的晴朗
    C. 雪后的晴天
    D. 雪花飞舞

  2. 诗中“鼪鼯息响月千山”表现了: A. 夜晚的静谧
    B. 月光的亮丽
    C. 生命的活力
    D. 山的高大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鸟鸣涧》,两者均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但《送宁都陈令》更侧重于友谊与送别的情感,而《鸟鸣涧》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董家园对雨 冬日喜雨呈穉卿景 东郊 东窗 东禅院坐上作 登上东门 登楼书事 登湖光亭 登城楼呈子华 灯夕次韵答微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包含复的词语有哪些 轻裘肥马 神火 殷浩书空 包含肿的词语有哪些 蟠根错节 玉爵 竹字头的字 饮水不迷源 非亲非故 一二二一 吟花咏柳 视民如子 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