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5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50:55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兰香佩兰人,弄兰兰江春。
尔为兰林秀,芳藻惊常伦。
灿灿凤池裔,一毛今再新。
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
一朝南溟飞,彩翮不可亲。
苍梧云水晚,离思空凝颦。
我亦纵烟棹,西浮彭蠡津。
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
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
流光销道路,以此生嗟辛。
万里阔分袂,相思杳难申。
桂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兰花的香气让佩戴兰花的人显得更加清雅,春天的兰江上嬉戏着兰花。你是那兰林中的佼佼者,芳香的水草令人惊叹不已。灿烂的凤池水面,现如今又焕然一新。竹花不再开口,湘水边的我显得憔悴。一天,我将飞向南方的海洋,彩色的翅膀却无法亲近。苍梧的云水已是黄昏,离别的思绪在心中凝结。即使我也可以驾着烟雾般的小船,漂浮在彭蠡的渡口。作为一个男子汉,尚未如猛虎般改变命运,甘愿沉沦于风尘之中。大禹曾珍惜每一寸光阴,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无才之人。光阴流逝,人生的道路变得艰辛。万里之遥的分别,思念却难以诉说。桂水的秋天更加碧绿,我把书信寄往西方的鳞地。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才华横溢,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送萧绾之桂林》是李群玉在送别友人萧绾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思索,反映了当时文人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兰香”“凤池”“竹花”等,营造出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友人萧绾的优雅与美丽,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的感慨,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惘,表现出诗人的无奈与愁苦。尤其是“万里阔分袂,相思杳难申”一语,深刻地揭示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对离别的无奈与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香”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万里阔分袂”中的“阔”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