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去郡三思》

时间: 2025-04-24 11:20:04

诗句

我思渤海龚,一语锄犷俗。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约束。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

归来乎山中,无靦尔面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20:04

原文展示

去郡三思
作者: 方岳 〔宋代〕

我思渤海龚,一语锄犷俗。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约束。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
归来乎山中,无靦尔面目。

白话文翻译

我思念渤海的龚(可能指某位贤士),他一句话就能铲除世俗的陋习。
竟然让田野间,刀剑都变成了牛犊。
樵夫也是人,但他们却不受约束。
他们时常玩弄刀剑,谁愿意追随前人的足迹?
我归来山中,脸上无光,真是羞愧。

注释

  • 渤海龚:可能指的是某位名士,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生活。
  • 锄犷俗:铲除粗俗的风俗。
  • 陇亩:指田地、农田。
  • 刀剑化牛犊:比喻武器的泛滥,反映社会动荡。
  • 樵民:砍柴的人,象征普通百姓。
  • 无靦尔面目:无脸面见人,表示羞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仲德,号云溪,宋代诗人,曾任官员。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创作背景

《去郡三思》写于方岳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之际,可能是在经历了官场的纷扰后,感受到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诗歌鉴赏

《去郡三思》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陋习的不满。诗中提到的“渤海龚”象征着一种理想的道德楷模,而“刀剑化牛犊”则揭示了社会动乱和不安的现象。方岳通过对樵夫的描写,反映了普通百姓在动荡中的无奈与挣扎,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有力,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剖析,也有对理想的向往。诗人最后归山中,显示出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反映了他对政治与社会的失望。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也是对自身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思渤海龚:表达对贤士的思念,象征理想。
  2. 一语锄犷俗:讽刺世俗风气,强调理想的重要性。
  3.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描绘社会的混乱,反映生活的动荡。
  4.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约束:强调普通百姓在动乱中失去约束,表现无奈。
  5.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表现对传统的反叛,体现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
  6. 归来乎山中,无靦尔面目:表达诗人的羞愧与无奈,归隐的倾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刀剑化牛犊”,生动形象,揭示社会动荡。
  • 对仗:整首诗节奏感强,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陋习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与个人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渤海:象征理想与远方。
  • 刀剑:象征战争与混乱。
  • 牛犊:象征无辜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渤海龚”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贤士
    • B. 战争的象征
    • C. 普通百姓
  2. 填空题:诗中“无靦尔面目”表达了诗人的__

  3. 判断题:诗中描绘了一个安定的社会。(对/错)

答案

  1. A
  2. 羞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更加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现实的不满。
  • 《春望》: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伤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朝中措 端午 朝中措 朝中措 乙未自寿 朝中措 其三 朝中措 其七 朝中措 贺廉侯举儿子 朝中措 重九后三日拟遗山 朝中措 永宁时作 朝中措 其二 用刘随州句 朝中措 芜关有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皿字底的字 高明远见 书术 匸字旁的字 运思 包含纡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一步一个脚印 包含槎的词语有哪些 有钱有势 陶朱公 闻过则喜 吊古寻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困结尾的成语 佹得佹失 飞字旁的字 闲绰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