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2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20:04
去郡三思
作者: 方岳 〔宋代〕
我思渤海龚,一语锄犷俗。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约束。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
归来乎山中,无靦尔面目。
我思念渤海的龚(可能指某位贤士),他一句话就能铲除世俗的陋习。
竟然让田野间,刀剑都变成了牛犊。
樵夫也是人,但他们却不受约束。
他们时常玩弄刀剑,谁愿意追随前人的足迹?
我归来山中,脸上无光,真是羞愧。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仲德,号云溪,宋代诗人,曾任官员。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去郡三思》写于方岳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之际,可能是在经历了官场的纷扰后,感受到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去郡三思》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陋习的不满。诗中提到的“渤海龚”象征着一种理想的道德楷模,而“刀剑化牛犊”则揭示了社会动乱和不安的现象。方岳通过对樵夫的描写,反映了普通百姓在动荡中的无奈与挣扎,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有力,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剖析,也有对理想的向往。诗人最后归山中,显示出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反映了他对政治与社会的失望。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也是对自身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陋习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与个人的无奈。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渤海龚”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无靦尔面目”表达了诗人的__。
判断题:诗中描绘了一个安定的社会。(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