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7:2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7:20:31
车声朝急,斧痕新劈,多少夏虫惊逸。
等闲忘了岁寒盟,只不过销磨一日。
玉山敧侧,冻泉淅沥,移近槐阴藤席。
底须浸手熨心头,我本是清凉胸膈。
车声急促,斧头新劈的痕迹,多少夏天的虫子因之惊飞。
轻易地忘却了岁寒的约定,不过是磨灭了一天。
玉山倾斜,冰冻的泉水淅沥流淌,移近槐树阴凉的藤席。
到底需要将手浸入水中来温暖心头,我本是胸中清凉的情怀。
“岁寒盟”常用来比喻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的信义,出自《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在强调在困境中保持的情感和承诺。
项鸿祚(公元1745年-1818年),字子良,号南山,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富有哲理。
《鹊桥仙》系列诗作大多写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这首《鹊桥仙五首 其五》通过描绘清晨的急促车声和夏虫的惊逸,展现了一个急促而又略显冷清的场景。诗人用“岁寒盟”表达了对承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时间的流逝中可能变得淡薄,令人深思。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尤其是对玉山和冻泉的描绘,给人以清凉的感觉,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最后一句“我本是清凉胸膈”则自我反省,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清澈与宁静,反映出一种对外界喧嚣的超然态度。整首诗在情感的转换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清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淡薄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人在急促的生活中寻找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清凉状态,既有对外界的感慨,也有对内心深处的自省。
“车声朝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静
B. 急促
C. 宁静
“岁寒盟”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约定
B. 朋友间的情谊
C. 夏天的约定
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排比
C. 隐喻
答案: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进行比较,陆游的作品更多抒发对人生的思考,而项鸿祚则聚焦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