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别荆南张判官》

时间: 2025-05-12 05:25:45

诗句

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

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25:45

原文展示

送别荆南张判官
独孤及 〔唐代〕

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
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这辆华丽的车子和骆驼,究竟要跟随谁去呢?梦中的兰台似乎每一天都在延迟。想要知道桃花盛开的地方,前程的路上请向武陵的孩子打听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輶车:指华丽的车子,通常用于送别贵客。
  • 骆马:即骆驼,古代常用作交通工具。
  • 梦浦:梦中的水边,象征虚幻与遥远。
  • 兰台:古代的雅致之地,通常用于形容文人的聚集地。
  • 桃花:桃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美丽和希望。
  • 武陵儿:指武陵的年轻人,出自《桃花源记》,象征人间的美好与纯真。

典故解析:

  • 武陵桃花: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讲述一个隐逸的理想世界,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其诗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期待。开头两句“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中,诗人以车马象征旅途的艰辛与不确定,暗示离别之苦。而“梦浦兰台”则透露出一种虚幻的美好,似乎在追寻一种理想的生活。接下来的“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则展现出对未来的期盼与探寻,桃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暗示着诗人希望通过询问武陵的年轻人,找到通往理想生活的路径。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表现了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輶车骆马往从谁:表达了送别的情景,诗人在问,离去的旅程究竟是跟随谁。
  2. 梦浦兰台日更迟:梦中的理想之地似乎总是遥不可及,日子在期待中变得漫长。
  3. 欲识桃花最多处:诗人希望找到最美的桃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4. 前程问取武陵儿:建议向武陵的年轻人询问,暗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輶车骆马”比喻送别的情景。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桃花与武陵儿的意象,传达出理想与纯真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輶车、骆马:象征旅途与离别。
  • 梦浦、兰台:象征理想与虚幻。
  • 桃花:象征美丽与希望。
  • 武陵儿:象征纯真与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輶车骆马”指的是什么?

    • A. 离别的交通工具
    • B. 一种动物
    • C. 诗人的理想
  2. “欲识桃花最多处”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A. 寻找桃花的地方
    • B. 对未来的期盼
    • C. 询问武陵的年轻人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不舍与期待
    •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李白
  • 《别董大》 高适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和独孤及的《送别荆南张判官》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独孤及则更为细腻、内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独孤及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上·魏相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鼓瑟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论语 时习章 论语·慎终追远 咏史下·曹操七首 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 野步十首 咏史上·李斯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借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言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暑病 斋屏 参事 飠字旁的字 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乘隙而入 包含痰的词语有哪些 老牛破车 讹号 愚夫俗子 打里打外 使料所及 孤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