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9:34
原文展示:
市义今无古孟尝,不图近见郑公乡。布金地已成祇树,箪食人应遍翳桑。身享九龄耆寿福,眼看五世子孙昌。天公有耳长聪听,多少行碑在路傍。
白话文翻译:
如今市场上不再有古代孟尝君那样的义士,没想到近来却看到了郑公的故乡。布施黄金的地方已经长满了祇树,用箪食救助的人应该遍布在桑树下。自己享受着九十岁的高寿福气,看着五代子孙繁荣昌盛。天公有着长长的耳朵,听得非常清楚,多少行善的碑文立在路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字子实,号潜斋,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游历或听闻某个地方或人物行善事迹后,有感而发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听闻或亲眼见到某个地方或人物行善积德的事迹后,感慨于世风日下,古代的义士不再,而今却有类似郑公那样的人物,因此作诗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孟尝君和郑公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行善积德的赞赏。诗中“布金地已成祇树,箪食人应遍翳桑”描绘了行善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行善者的敬仰。后两句“身享九龄耆寿福,眼看五世子孙昌”则表达了行善带来的福报,不仅个人长寿,子孙也能繁荣昌盛。最后一句“天公有耳长聪听,多少行碑在路傍”则暗示了天道酬勤,行善者的事迹被后人铭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行善积德,表达了作者对行善者的敬仰和对行善带来的福报的肯定。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孟尝”是指谁? A. 孟尝君 B. 孟子 C. 孟浩然 答案:A
“布金地已成祇树”中的“祇树”象征什么? A. 布施 B. 财富 C. 智慧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郑公乡”是指什么? A. 郑国的公乡 B. 郑成功的故乡 C. 郑板桥的故乡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