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5:4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5:49:39
清平乐
作者: 戴延介 〔清代〕
碧云盼断。梦绕芦花岸。
已是愁如江水漫。飞起一行筝雁。
旧欢新恨图成。更怜我我卿卿。
瘦尽一枝梧叶,不曾减却秋声。
全诗翻译:
青碧的云彩欲断,梦境萦绕在芦花的岸边。
如今的愁苦如江水般漫延,忽然飞起一行雁群。
旧日的欢愉与新的怨恨交织成画,只更怜我与卿之间的情意。
尽管一枝梧桐已经瘦尽了叶子,却依然没有减弱秋天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梧叶”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古人常以梧桐寄情,诗中多次出现,表达对情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戴延介,清代诗人,生于明末,生活在清初,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感慨。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动荡的清代,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愁苦和对过往的追忆,反映了清初社会动荡对人们情感的影响。
《清平乐》是戴延介的一首经典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深刻反思与感怀。诗的开头,"碧云盼断"描绘了一幅宁静但带有期待的画面,青碧的云彩似乎预示着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然而,紧接着的“梦绕芦花岸”则暗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芦花岸边的梦境,映衬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愁如江水漫”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愁苦的无尽与蔓延,江水的浩浩荡荡正如诗人心中涌动的情感。接下来的“飞起一行筝雁”更是将思念与别离的主题推向高潮,雁群的飞起象征着离别和对往事的追忆。
“旧欢新恨图成”一句,则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往昔的欢愉与现今的怨恨交织在一起,令人感慨。最后的“瘦尽一枝梧叶,不曾减却秋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尽管叶子已经凋零,但秋天的声音却依旧存在,仿佛在叙说着无尽的情感与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云盼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与失落
B. 高兴与快乐
C. 忧伤与愤怒
答案:A
“梦绕芦花岸”中的“芦花”象征着什么?
A. 生命
B. 忘却
C. 过往的美好
答案:C
诗中“愁如江水漫”意在表达什么?
A. 愁苦的无尽与蔓延
B. 生活的幸福
C. 友情的长久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将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