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9:40
露冷江苹雁度时,萧萧黄菊满疏篱。
寒枝带雨开仍艳,晚节凌霜赏未迟。
移傍小檐承绮席,从观深夜倒金户。
摘来冉冉香盈把,共泛西风醉莫辞。
莫惜寒花开太晚,孤怀深喜客来双。
疏枝最耐存霜圃,晚节偏宜映月窗。
同调自应兰是籍,浊醪何有玉为缸。
篱边无限陶潜兴,倒著纶巾醉未降。
露水寒冷,江边的苹花上雁阵飞过,萧萧的黄菊布满了疏落的篱笆。寒枝在雨中开放仍显得娇艳,晚节的坚韧在霜中赏玩也未显得迟暮。移到小檐下承接华丽的席子,静静地看着深夜映倒金色的大门。摘下菊花,香气弥漫于手中,一同在西风中酣醉,不必推辞。不要惋惜寒花开得太晚,孤独的心情里喜悦着客人双双到来。稀疏的枝条最能耐受霜冻,晚节的花朵尤其映照着月光窗口。相同的音调自然应应是兰花的典籍,浑浊的酒又何必用玉做的缸?篱边无限的陶渊明的兴致,倒是戴着纶巾醉意未减。
作者介绍:方九功是宋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其诗风常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见长,常常借景抒情,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菊花》是方九功在某个秋冬季节创作的,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他通过描写菊花的盛开与寒冷、孤独与欢喜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来访的喜悦。
这首诗通过描写菊花的生长与环境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态度。菊花在寒冷的时节仍然盛开,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这种顽强的精神与诗人本身的情感相呼应。诗中“寒枝带雨开仍艳”和“晚节凌霜赏未迟”,展示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自我风采的哲理。诗人将自己与菊花的命运相连,表达出一种淡然处世、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菊花的坚韧。诗中提到的“移傍小檐承绮席”,不仅是对环境的刻画,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友人来访的欣喜,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温暖和情谊的珍贵,形成了孤独与欢乐的鲜明对比。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丰富,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生活中的哲理,以及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坚守自我、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通过菊花的坚韧,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与清白、淡泊的情怀相联系,诗人在这里通过菊花的意象传达了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
诗词测试:
《菊花》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浊醪”指的是什么?
“寒枝带雨开仍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菊花》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