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0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09:45
我似个人伊似我,伊自知愁。我更多愁。两颊啼痕一处留。春来总与伊同瘦,伊在眉头。我在心头。一点横波两处流。
我像一个人,而她也像我,她自己知道愁苦。我更加愁苦。两颊上的泪痕在同一处留下。春天来时总是和她一样瘦,她在眉头,我在心头。眼中一丝波澜在两处流动。
此诗中涉及的“啼痕”及“横波”等意象,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人愁苦情感的细腻描绘,常见于古代诗词中对悲伤情绪的表现。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雅的风格著称。他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风气相对开放,诗歌成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美人情感的深切共鸣,反映了一种对爱情与哀愁的双重体验。
《丑奴儿令 其二 美人对镜》展现了诗人对美人形象与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开篇通过“我似个人伊似我”一句,既表现了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传达了一种相互依存的情感。诗中反复提及的“愁”字,揭示了美人在春天时的愁苦,而诗人则在心中默默承受着更多的忧伤。
“春来总与伊同瘦,伊在眉头,我在心头”的句子,强化了诗人对美人的感同身受,仿佛他们的情感和境遇紧密相连。结尾的“一点横波两处流”则用泪水象征着彼此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深厚且细腻的情感。
整首词蕴含着对爱情的无奈与哀怨,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表现了清代词人对情感细腻的把握和深刻的心理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愁”字展开,表现了对美人忧伤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共鸣,揭示了诗人对爱情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我似个人伊似我”表达了什么关系?
“两颊啼痕一处留”中的“啼痕”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春来总与伊同瘦”反映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词的风格与情感,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