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宫词八首 其八》

时间: 2025-04-27 14:50:31

诗句

雁霜寒透水晶帘,烛短香残不喜添。

忍负玉楼今夜月,宝筝闲理十三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0:31

原文展示:

雁霜寒透水晶帘,
烛短香残不喜添。
忍负玉楼今夜月,
宝筝闲理十三弦。

白话文翻译:

大雁在寒霜中飞过,透过水晶帘子,
蜡烛短了,香气也淡了,不再想再添。
我忍心辜负这玉楼中的明月,
轻松地整理着宝筝的十三根弦。

注释:

  • 雁霜:大雁,象征着北归的秋冬,霜是寒冷的象征。
  • 水晶帘:水晶制成的帘子,形容清透而华美。
  • 烛短香残:蜡烛燃烧得短小,香气也所剩无几,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
  • 玉楼:美好的楼阁,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 宝筝:精美的筝乐器,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 十三弦:古筝通常有多根弦,十三弦的筝更显得珍贵与稀有。

典故解析:

  •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月亮常常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思念之情,尤其是在孤独时更显其浓烈。
  • 宝筝:古筝是古代乐器,常用来抒发情感,尤其在文人的作品中常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密(1232-1298),字德明,号平山,宋代著名的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细腻感受,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末至南宋初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借景抒情,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冬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的“雁霜寒透水晶帘”以大雁为引,给人以寒冷的感受,透过水晶帘的意象,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孤寂。接着“烛短香残不喜添”,蜡烛的熄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聊,香气的残留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诗人在美丽的玉楼中,却忍心辜负今夜的明月,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孤独感。最后一句“宝筝闲理十三弦”则是诗人寻求内心慰藉的方式,通过音乐来排解寂寞,这种悠闲的状态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霜寒透水晶帘:描绘寒冷的冬季,飞翔的大雁透过水晶帘,象征着孤独与清冷的环境。
  2. 烛短香残不喜添:时间在流逝,蜡烛的光辉渐渐减弱,香气也所剩无几,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3. 忍负玉楼今夜月:在这美丽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到无奈,无法享受明月的美好。
  4. 宝筝闲理十三弦:用音乐作为抒发情感的方式,表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雁与霜、蜡烛与香气等比喻,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整齐,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以音乐作为情感的寄托,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离别与思念,代表着孤独的旅程。
  • 水晶帘:象征着美好与清透,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
  • :代表着美好的事物与思念,常与孤独相伴。
  • 宝筝:象征着美好的音乐与情感的寄托,体现了内心的追求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晶帘”象征什么? A. 美好与清透
    B. 冷漠与隔离
    C. 黑暗与悲伤

  2. 诗人为何选择“宝筝”作为情感寄托? A. 因为他喜欢音乐
    B. 因为音乐能带来欢乐
    C. 因为音乐能舒缓孤独

  3. 诗中“烛短香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感伤
    B. 快乐与满足
    C. 忧伤与期待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诗人同样描绘了孤独与思念,但更多的是对美好过往的追忆。相比之下,周密的《宫词八首 其八》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周密诗文集》

相关查询

村院秋居 拟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 余有三恨一无子二无助三无成抱兹苦心娱以文字既绝笔于斯录复长吟以系之 其二 集君山 玉漏迟 讥章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欠字旁的字 商社 包含年的成语 去故就新 立刀旁的字 脍炙人口 韋字旁的字 达地知根 包含鸟的成语 发条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毛牛 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祖洽 八字旁的字 竫嘿 朝客高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