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2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24:42
长相思(暮春)
作者:王质 〔宋代〕
红疏疏。紫疏疏。可惜飘零著地铺。
春残心转孤。莺相呼。燕相呼。
楼下垂杨遮得乌。倚阑人已无。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的景象,红花和紫花稀疏可见,令人惋惜它们飘零落到地面上。春天已尽,心情也愈发孤独。黄莺和燕子在相互鸣叫,楼下的垂柳遮住了黑色的乌鸦。倚着栏杆的人已经不再。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莺”与“燕”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感伤。
这首《长相思(暮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独的内心世界。诗中以“红疏疏、紫疏疏”开篇,营造出了一幅春花凋零的画面,令人感到惋惜和伤感。随着春天的结束,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孤寂,春残的意象成为情感的载体,映射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莺和燕的呼唤似乎在与春天作别,楼下的垂杨更是增添了几分幽静和孤独的气氛。尤其是“倚阑人已无”一句,直接将诗人的孤寂感推向高潮,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和对陪伴的渴望。整体来看,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转瞬即逝的美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残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内心孤独的感受,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疏疏、紫疏疏”指的是什么?
“倚阑人已无”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莺相呼、燕相呼”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