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34
晚云漏月,素景玲珑。
闲来行药且携筇。
旧时苔径,仍覆苍松。
佳人不见,怅想遗踪。
独自无绪,迷绕深丛。
曲阑旋折小桥通。
水边亭子,面面临风。
万荷叶委,浸绿波中。
晚上的云彩透出月光,清幽的景色玲珑剔透。闲来无事,我一边散步,一边手持竹筇。曾经的苔藓小径,依旧被苍松覆盖。心中思念的佳人却不见踪影,令我怅然若失。独自一人,心中无绪,被深丛幽林所迷绕。曲折的栏杆与小桥交错相通。水边的亭子,迎着微风,面面俱到。无数的荷叶在水面上沉浮,浸润在绿色的波浪中。
作者介绍:汪东为清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从其诗作中可见其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汪东独游中山公园时,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游历的心情和对往昔佳人的怀念。中山公园作为一个自然景点,让他得以沉浸在优美的环境中,同时又引发对往事的思索。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山公园独自游玩的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开篇以“晚云漏月,素景玲珑”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作者在这种氛围中,带着竹筇漫步,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寄托。接着,回忆起过去的苔藓小径与苍松,诗人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佳人已不再,心中涌起了一阵怅惘。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最后,诗人描绘了亭子与荷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晚云漏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宁静
B. 喧闹
C. 忧伤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佳人”象征什么?
A. 过去的美好
B. 自然的景色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