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河北民》

时间: 2025-05-12 03:16:14

诗句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3:16:14

原文展示: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白话文翻译:

河北的百姓,生活在边境附近,饱受苦难。
每家每户都让孩子学习耕作和织布,
却将收获的成果上交给官府,去支援抵御外敌的事务。
今年大旱,田地一片焦黄,
而地方官还催促缴纳河流的赋税。
老人和孩子们依偎在一起南逃,
而南方的人们丰年却也没有粮食。
天地间充满了悲愁,白天的阳光也显得昏暗,
路旁经过的人们面色苍白。
你出生的时代不如贞观年间,
那时一斗粟只需几钱,根本没有战乱的威胁!

注释:

  • 河北民:指生活在河北地区的人民。
  • 夷狄:原指外族,后泛指敌人。
  • 河役:指与河流相关的赋税或劳役。
  • 贞观:唐朝贞观年间,指的是一个政治清明、民生富庶的时期。
  • 斗粟:一斗的粟米,用于比喻粮食的数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位期间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富强。王安石的诗词作品多以现实关怀为主题,反映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河北民》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王安石改革之际,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中反映了当时河北地区民众的艰辛与苦难。

诗歌鉴赏:

《河北民》是一首充满悲情的诗歌,通过描绘河北地区百姓的困境,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艰辛。诗的开头便以“河北民”点明主题,直接而有力地引入了百姓的困苦生活。接着,诗人通过“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揭示了百姓们不仅要辛勤耕作,还要将收获的成果上交官府,充当抵御外敌的工具,这种剥削加重了他们的苦难。

大旱的描写,使得诗中对自然灾害的感叹更为深刻,“千里赤”不仅展现了干旱对土地的影响,也象征着百姓绝望的生存状态。接下来的“老小相依来就南”,更是展现了家庭团结的温情,然而这种团结的背后,却是为了逃避困境而不得不南逃的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由悲愁构成,作者通过“悲愁天地白日昏”的描绘,传达了那种深沉的无助感。最后一句“斗粟数钱无兵戎”,不仅是对比贞观时期的富足,更是对当下苦难的无奈与反思,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当下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描绘了河北人民的生活艰辛,生存环境恶劣。
  2.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揭示了百姓的辛劳与官府的剥削。
  3. 今年大旱千里赤: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对生活的冲击。
  4. 州县仍催给河役:反映了地方官府对百姓的压榨,赋税不断增加。
  5. 老小相依来就南:表现了家庭团结的情感,反映了逃避困境的无奈。
  6. 南人丰年自无食:揭示了南方的困境,表现出普遍的社会危机。
  7. 悲愁天地白日昏:诗人感慨天地间的悲愁,增强了诗的悲情氛围。
  8.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强调当前的困苦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贞观时期的富饶与现实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悲剧感。
  • 拟人:天地被赋予情感,表现出对自然与社会的共鸣。
  • 意象:运用“赤”、“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主题思想:

《河北民》通过描绘河北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

意象分析:

  • 河北民:象征着边境人民的苦难。
  • 夷狄:代表外族入侵的威胁。
  • 大旱:自然灾害的象征,反映了生存困境。
  • 白日昏:象征绝望与悲愁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河北民》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王安石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河役”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的灌溉
    • B. 与河流相关的赋税或劳役
    • C. 渔民的捕捞工作
    • D. 河流的航运
  3. 诗中提到的“贞观”指哪个历史时期?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 D. 清朝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了战乱带来的民生困苦,但风格更为沉痛。
  • 李白的《将进酒》:尽管主题不同,但同样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仙子 其一 杂曲歌辞 其一 杨柳枝 抛毬乐 其二 抛毬乐 其一 竹枝 竹枝 竹枝 竹枝 竹枝 竹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曲尽奇妙 爻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小桔灯 不名一文 騣穉 妖咎 杜口结舌 包含奖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扊扅 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好自为之 丿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包含坏的成语 黍秀宫庭 退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