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暮春》

时间: 2025-05-23 02:24:37

诗句

芙蕖的历抽新叶,苜蓿阑干放晚花。

白下门东春已老,莫鸣杨柳可藏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24:37

原文展示

《暮春》 王安石

芙蕖的历抽新叶,
苜蓿阑干放晚花。
白下门东春已老,
莫鸣杨柳可藏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诗中提到,荷花已经抽出新叶,苜蓿在栏杆上开出了晚花。白下门东边的春天已经悄然逝去,不要再在杨柳上鸣叫,那里已经没有栖息的乌鸦。

注释

  • 芙蕖:指荷花,常用来象征清雅、美好。
  •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苜蓿花。
  • 阑干:栏杆。
  • 白下门:指南京的白下门,地名。
  • 杨柳:指杨树和柳树,常与春天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自成一派,常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暮春》写于春季末尾之际,反映出诗人对春光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春天的生命力逐渐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歌鉴赏

《暮春》是一首典型的描写季节变迁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渗透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感伤。诗的开头以“芙蕖的新叶”和“苜蓿的晚花”引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逐渐意识到“春已老”的无奈,这种转折不仅传达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特别是最后一句“莫鸣杨柳可藏鸦”,更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感悟的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芙蕖的历抽新叶:描绘了荷花在春天生长的景象,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
  2. 苜蓿阑干放晚花:苜蓿在栏杆上开花,表现出春天的晚期,生机仍在。
  3. 白下门东春已老:白下门附近的春天已然接近尾声,暗示时间的流逝。
  4. 莫鸣杨柳可藏鸦:劝诫不必再在杨柳上鸣叫,因为乌鸦已经无处可藏,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春天比作一种生命的状态,随着春去夏来,生命的活力逐渐减退。
  • 拟人:通过“春已老”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苜蓿阑干放晚花”,在字数和节奏上形成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即将逝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蕖:象征纯洁、美好,常与春天的美景相连。
  • 苜蓿:代表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生生不息。
  • 杨柳: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柔情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暮春》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白下门”位于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西安
  3. “莫鸣杨柳可藏鸦”中的“鸦”指的是哪种鸟?

    • A. 麻雀
    • B. 乌鸦
    • C. 画眉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暮春》,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感慨,但《春晓》更多的是对春天初来的喜悦,而《暮春》则表现出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安石诗文集》
  • 《古诗十九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疏山题一览亭梁溪公所书也二首 即事 肃简鲁公挽词四首 其三 秋窗遣兴 其五 平蔡州三首 其一 越蛾曲 横浦桥 丁亥人日往金堂看沱江,用盛元韵 木犀晚来盛开寄吴守 解虎以洗蜡石失脚几绝作此嘲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干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穷日之力 乛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文籍先生 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离抱 缶字旁的字 挥戈退日 韫望 反问 竹马之好 片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刻不容松 城下之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