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7:52
鹊桥仙
作者:晁端礼 〔宋代〕
从来因被,薄情相误,误得人来已怕。
那回时有愿不昏沈,甚近日,依前又也。
你莫撋就,偎随人便,却骑墙两下。
自家懑都望有前程,背地里莫教人咒骂。
这首词表达了一种因薄情而产生的误解与遗憾。常常因为情感的冷淡,导致误会的发生,最终使得心中充满恐惧。那时我们曾有愿望,希望不再沉迷于这种状态,而如今却依然如此。你不要再轻易靠近别人,依赖他人,而是在两边摇摆不定。自己心中虽然期望有美好的前程,但背地里却不要让别人对你诽谤。
“鹊桥仙”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故,常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相联系。此词虽然未直接提及,但其中的情感波折与牛郎织女的相思情怀相似,反映了在感情中常遇到的误解与无奈。
作者介绍:
晁端礼,北宋词人,生于清明节前后,虽身处士大夫之列,但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情感与道德的思考加深,社会风气渐趋开放。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鹊桥仙》是一首充满情感复杂性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爱情的感慨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词的开头即以“从来因被”引入,展现出一种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反思,情感的冷淡与误解让人感到无奈与恐惧。接下来的句子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与摇摆不定,诗人劝诫对方不要轻易依赖他人,而应寻求内心的坚定。这种情感的挣扎与矛盾,深刻反映了人们在情感世界中的脆弱与无奈。
整首词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层次感,情感的表达既细腻又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情感的深刻体验。结尾部分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对他人看法的警惕,给人以启示,使得整首词在优美的音韵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词的核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反映了对爱情的追求与对误解的无奈,揭示了人们在情感世界中的脆弱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骑墙”比喻什么?
A. 坚持自己的观点
B. 摇摆不定的态度
C. 对他人的依赖
诗人劝诫对方不要:
A. 追求爱情
B. 随便依赖他人
C. 关注未来
诗的主题集中于:
A. 个人奋斗
B. 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C. 社会变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