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海潮》

时间: 2025-04-27 13:33:05

诗句

高阳方面,河间都会,三关地最称雄。

粉堞万层,金城百雉,楼横一带长虹。

烟素敛晴空。

正望迷平野,目断飞鸿。

易水风烟,范阳山色有无中。

安边暂倚元戎。

看纶巾对酒,羽扇摇风。

金勒少年,吴钩壮士,宁论卫霍前功。

乃眷在清衷。

恐凤池虚久,归去匆匆。

幸有佳人锦瑟,玉笋且轻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3:05

原文展示:

《望海潮》
作者:晁端礼 〔宋代〕

高阳方面,河间都会,三关地最称雄。
粉堞万层,金城百雉,楼横一带长虹。
烟素敛晴空。正望迷平野,目断飞鸿。
易水风烟,范阳山色有无中。
安边暂倚元戎。看纶巾对酒,羽扇摇风。
金勒少年,吴钩壮士,宁论卫霍前功。
乃眷在清衷。恐凤池虚久,归去匆匆。
幸有佳人锦瑟,玉笋且轻拢。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高阳和河间的壮丽景色,三关地带尤为显赫。粉色的城墙层层叠叠,金色的城池高耸入云,建筑物如长龙般横亘在一片烟雾缭绕的晴空之下。远望平原,目光被飞翔的鸿雁所牵引。易水的风烟,范阳的山色在朦胧中显现。暂时倚靠着边防的将领,端起酒杯,扇子轻摇,享受这宁静的时光。年轻的将士与壮士,不必再谈论卫青和霍去病的功绩。心中对清白之志的眷恋,恐怕凤池的空虚已经太久,归程匆匆。幸好有佳人如锦瑟,轻轻拢起玉笋般的手指。

注释:

  • 高阳:指高阳地区,盛名之地。
  • 河间:指河间城市,历史上为重要的军事重地。
  • 三关:指重要的关隘,表示防守之地。
  • 粉堞:形容城墙的颜色和层次。
  • 金城百雉:形容城池的壮丽。
  • 纶巾:古代文士的帽子,象征文人风范。
  • 吴钩:指吴国的宝刀,象征武士的勇猛。
  • 卫霍:指卫青、霍去病,汉朝著名的将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端礼,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壮丽的山河和豪情壮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气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当时国家安定、经济发展时期,诗人以豪情壮志表达对山河壮美的赞美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望海潮》以其气势磅礴的景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认识。诗中描绘的高阳与河间的地理位置,凸显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城墙的层叠与金色城池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壮观而雄伟的气势,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感。

在情感上,诗人不仅仅停留在对景物的描绘,更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仰慕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通过“金勒少年,吴钩壮士”的描写,诗人唤起了对历史上英勇将领的追忆,也反映了对当下年轻一代的期待与寄托。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与人文,山水的壮丽与人物的英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最后,诗人以“幸有佳人锦瑟,玉笋且轻拢”收束,既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阳方面,河间都会,三关地最称雄:描绘了高阳和河间的雄伟景象,强调三关的地位。
  2. 粉堞万层,金城百雉,楼横一带长虹:用华丽的景物形容,展现出壮丽的城池。
  3. 烟素敛晴空:描绘天气的变化,带有一种神秘感。
  4. 正望迷平野,目断飞鸿:表达了诗人目光的远眺,感受到的孤寂与广阔。
  5. 易水风烟,范阳山色有无中:表现了自然的变幻与诗人心中情感的交织。
  6. 安边暂倚元戎:诗人暂时依靠在边防将领的身边,享受悠闲时光。
  7. 看纶巾对酒,羽扇摇风:描绘了文人风范,体现出一份闲情。
  8. 金勒少年,吴钩壮士,宁论卫霍前功:强调年轻将士的勇敢与英雄的历史。
  9. 乃眷在清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忠诚的向往。
  10. 恐凤池虚久,归去匆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示归去之急。
  11. 幸有佳人锦瑟,玉笋且轻拢:结尾带出美好情感,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如“金城百雉”形容城池壮丽。
  • 对仗:整首诗在字句上具有对仗工整的特征,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目断飞鸿”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与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壮阔的山河和历史英雄,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个人情感的珍视,展现了作者的豪情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阳、河间:代表地理位置的雄伟。
  2. 金城、粉堞:象征着城池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
  3. 飞鸿:象征着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4. 纶巾、羽扇:象征文人的风雅与闲适。
  5. 凤池:象征着理想与空虚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金勒少年”是指哪个朝代的将领?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D. 明朝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宁论___前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3. 判断题: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对/错)

答案:

  1. A. 汉朝
  2. 卫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 晁端礼的《望海潮》苏轼的《江城子》,两者均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描绘,但晁端礼更侧重于壮丽的景观与英雄的追忆,而苏轼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鉴赏辞典》
  2. 《古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鹤仙 瑞鹤仙 黄蓉唱与郭靖 瑞鹤仙 瑞鹤仙 月照洞庭 瑞鹤仙 甲辰灯夕 瑞鹤仙·王半塘春明感旧图 瑞鹤仙 瑞鹤仙 瑞鹤仙 得悔生长安书,却寄 瑞鹤仙 杏花时节,人在江南,春雨乍晴,暮寒犹峭。制此词,向湖桥酒楼歌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陵崩 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元方季方 从一以终 26画的汉字有哪些_26画汉字大全及书写技巧 不劣方头 三点水旁汉字大全_字典三点水汉字详解与查询宝典 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九缘 包含俗的词语有哪些 誓檝 结驷连骑 三点水加一个兵念什么字_三点水汉字解析与发音指南 欢聚 昧旦晨兴 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包含塞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