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0: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56:03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满春衫泪污。西雁到客枕离魂轻度。城南旧韦杜。料天涯一样,看花如雾。秦筝漫谱。怕酒边尘涴玉柱。问麻鞋万里,孤拜杜鹃,谁识臣甫。月色今宵换尽,解忆长安,两家儿女。残年倦旅。菰芦约渺何许。上高楼莫望,江南春好,斜阳时候最苦。纵青山无恙,谁管断云去住。
春天的衣衫沾满了泪水,西雁飞到客人的枕边,带走了离别的幽魂。城南的旧时韦杜,现在看来天涯海角也如同这般,看花就像朦胧的雾气。秦筝随意弹奏,怕酒杯旁的尘埃污染了玉柱。问那千里外的麻鞋,孤独地拜访杜鹃,谁又知道我的身份。今夜的月色已经改变,回忆起长安的两家儿女。残年在旅途上倦怠,菰芦约定的去向又在何处?不要在高楼上眺望,江南的春天虽好,斜阳时分最为苦楚。即便青山依旧,谁又在意那断云的去留?
作者介绍: 朱祖谋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故土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流亡生活有关,表达了对故乡长安的思念和旅途的孤独感。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思乡情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对长安的深切怀念。开头的“满春衫泪污”便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春天本应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但对于诗人而言,却是忧愁和泪水的象征。接下来的“西雁到客枕离魂轻度”则通过西雁的意象,表现了离别的苦楚与孤独。诗人不仅回忆起故乡的美好,也对过往的友情和亲情感到无比惆怅。
“月色今宵换尽,解忆长安”一联,将诗人的思绪引入了夜晚的静谧中,月光的变化似乎在提醒他时间的流逝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的情感在后半部分不断升华,尤其是“上高楼莫望,江南春好,斜阳时候最苦”,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苦楚的交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之间的矛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透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流浪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感,表现出一种人事如梦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对比,两者均有强烈的思乡情感,但朱祖谋的诗更具孤独与无奈的情绪,而李白则更显豪情壮志。两首诗都通过夜晚的景象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层次。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瑞鹤仙 得悔生长安书,却寄》的诗意与情感,感受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