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1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17:44
密雨重阴一月馀,似闻征马又长驱。怪来林外升晴日,已奏江边报捷书。
密集的雨水和阴云持续了一个多月,仿佛又听到征马的长驱声。奇怪的是,林外突然升起了晴天,已经传来江边的捷报。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征马和报捷书是古代战争中常见的元素,反映了士兵出征的情景以及归来的胜利消息。
郑刚中,字君实,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当时动荡的年代,以诗歌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时局的思考。他的诗风简练,情感真挚,特别关注自然与人事的结合。
本诗创作于甲寅年(公元1164年)的九月末,正值连绵阴雨之中,作者既感受到大自然的压抑,又因战事的胜利而感到振奋。诗作反映了当时士兵出征的情形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这首诗以“密雨重阴”开篇,渲染出了一种阴郁的氛围,诗人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阴雨天气后,心中难免感到压抑。接下来,作者通过“似闻征马又长驱”这一句,表达了他对战斗的期待与担忧。诗中“怪来林外升晴日”一句,突显了天气的转变,仿佛在暗示着胜利的到来。而最后一句“已奏江边报捷书”则点明了诗的主题,传达出战斗胜利的消息,令全诗在阴霾中闪现出一丝光亮。
整首诗结构简练,情感真挚,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在阴郁气候与胜利消息之间的强烈反差,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历史事件的敏感捕捉,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希望,传达出一种在逆境中寻求胜利的坚定信念。
诗中提到的“征马”主要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话传达了什么信息?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郑刚中的这首诗更加侧重于对战争的关注与胜利的期待,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动荡的感慨。两者都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