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3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38:19
今兹淫春霖,曾不避甲子。
荷锄做秧田,宁欠三寸水。
社戊占丰登,不以此故已。
径起觳觫公,鸣蓑共于耜。
今天春雨如注,连甲子之年都不避让。
我拿起锄头耕作,宁愿缺少三寸的水。
社日的祭祀预示着丰收,我并不因这个而停止。
径直起身去找公社的伙伴,穿上蓑衣一同耕作。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涵虚,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与咏怀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社日时节,正值农业耕作的关键时期,反映了农民面对自然环境的艰辛与坚持,体现出对丰收的期盼与对工作的热爱。
《和放翁社日四首 其一 社日雨》是一首生动描绘农耕生活的诗作。诗人在春雨绵绵的天气中,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勤劳耕作的精神。首句“今兹淫春霖”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氛围,随即用“曾不避甲子”强调了这种天气的影响力,似乎是对长时间阴雨的无奈与接受。
“荷锄做秧田,宁欠三寸水”,这一句表现出诗人的朴实与执着。他宁愿在雨中耕作,也不怕田里缺水,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渴望。接下来提到的“社戊占丰登”,则是对社日的信仰与期待,表达了对丰收的美好愿望。
最后两句“径起觳觫公,鸣蓑共于耜”则通过描绘与同伴共同耕作的场景,传达了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精神。这不仅是对农耕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农民在艰难环境中坚持耕作的精神,展现了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社戊”指什么?
诗人面对春雨的态度是?
诗中的“鸣蓑”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岳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活的感受。方岳侧重于农耕的艰辛与团结,杜甫则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