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5:53
木兰花
舒亶 〔宋代〕
金丝络马青钱路。
笑指玉皇香案去。
点衣柳陌堕残红,
拂面风桥吹细雨。
晓钗压鬓头慵举。
恨里歌声兼别苦。
西湖一顷白菱花,
惆怅行云无觅处。
在青钱路上,金丝马车络绎不绝,
我笑着指向玉皇大帝的香案。
柳陌上衣衫点缀着飘落的残红,
微风轻拂,细雨洒落在桥上。
清晨的钗子压着鬓发,我懒得举起。
心中的怨恨伴随着歌声,别离的苦楚难以言表。
西湖边一片白菱花,
让我感到惆怅,行云无处可觅。
作者介绍:
舒亶(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无名,宋代诗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擅长诗词,尤其是词作。他的创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木兰花》写作于宋代的一个春天,诗人在西湖游览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离别的惆怅。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木兰花》是舒亶的一首佳作,展现出其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丰富情感的表达。诗的开头描绘了金丝马车行驶在青钱路上的景象,透出一种繁华的气息,似乎在诉说着人间的热闹与欢愉。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将视线转向了更为深邃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离别的苦楚与对过往的追忆。
第二句提到的“笑指玉皇香案去”,不仅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也隐含了对神明的祈求与祝福。随后,诗中描绘的柳陌、细雨、白菱花等意象,交织出一种柔和而又淡淡伤感的氛围,仿佛在呼应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尤其是“恨里歌声兼别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苦乐交织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极具画面感,同时又渗透着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切反思,形成了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情感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同时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金丝络马”主要表示什么?
填空题: 诗中“晓钗压鬓头慵举”表达了诗人对__的感受。
判断题: 诗中的“白菱花”象征着忧伤。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