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5:57
问绿汀杜若,谁解为恨人栽。
叹京袂游尘,吴霜归鬓,客闷难排。
扁舟放愁纵远,好湖山何意乱离来。
斜月还闻邻篴,落花休点吟杯。
水香亭榭忆秦淮。
歌棹晚频催。
念绣额帘花,罗心烛烬,残梦徘徊。
西风谢堂去燕,剩巢痕还占旧楼台。
待把锦书寄与,柔波九曲肠回。
在绿色的滩涂上,杜若花谁能理解我因爱恨而种下的思绪?
叹息着京城的衣袂沾染了尘埃,吴地的霜已经染白了我的鬓发,
客居他乡的我,心中烦闷难以排解。
小舟在水上漂荡,忧愁也随之远去,但美丽的湖山为何要使我心绪纷乱?
斜月下依稀听见邻居的篙声,落花也不再点滴在我的酒杯上。
水边亭榭中,想起了秦淮河的往事。
歌声和桨声在傍晚频频催促。
思念那绣额帘上花纹,心中烛火已熄,残梦徘徊不去。
西风送走了堂前的燕子,巢穴的痕迹仍然留在旧楼台上。
等待将这锦书寄出,柔波轻轻地绕过九曲的河流。
作者介绍:郑文焯,清代诗人,字逢吉,号惭愧,生于1720年,卒于1788年。郑文焯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为题材,富有情韵。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郑文焯晚年,正值其游历江南之时,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木兰花慢》是一首抒情诗,运用了优美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心中深切的思念与孤独。开篇通过对杜若的提问,引出对“恨”与“爱”的探讨,表现出一份愁苦与无奈。接着,诗人借助“扁舟放愁”的意象,展现了对湖山的眷恋,同时也隐含着对离别痛苦的反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随着“水香亭榭”的回忆,诗人不仅向往过去的美好,也感叹现实时光的流逝。月下的宁静与酒杯中的落花,象征着逝去的时光与难以忘怀的往事,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待把锦书寄与,柔波九曲肠回”,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希望。
整首诗在韵律上柔和流畅,情感上细腻入微,使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更深刻体会到人世间的离愁别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故乡深切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杜若”象征什么?
“扁舟放愁”中的“愁”是指?
诗中提到的“秦淮”是指哪个地方?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煜的《虞美人》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失去与离别的感伤,但郑文焯更加强调自然景致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抒情风格。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木兰花慢》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