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0:4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0:44:48
西河 西氿落晖
作者: 黄锡朋 〔清代〕
烟著水。渔人罨画堪记。
群鸥出没写天机,蒹葭遍地。
樵歌几处傍山城,扁舟摇漾空际。
枫叶岸,红方炽。夕阳斜照墟市。
难追往迹叹沧桑,荒凉如是。
晚来风送笛声秋,怅然怀古深矣。
朱楼画阁昨日事。忆繁华徒结愁思。
恰似金轮西逝。待朝来,重见扶桑东起。
大抵兴亡皆如此。
在烟雾弥漫的水面上,渔人画着图景,令人难以忘怀。
群鸥在空中出没,似乎在描绘天机,岸边的芦苇遍地生长。
在山城附近,时不时传来樵夫的歌声,扁舟轻轻摇晃在空中。
枫叶在岸边红得如火,夕阳斜照着集市。
难以追忆往日的足迹,感叹沧桑的变迁,这一切显得荒凉。
傍晚的风送来了笛声,令人感伤,怀古之情愈发深沉。
朱楼画阁的繁华已成往事,回想起往日的繁华,只让人徒增愁思。
这情景就像金轮向西落去,待到晨曦再来,扶桑将在东边升起。
兴亡的道理大抵都是如此。
作者介绍: 黄锡朋,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生感慨。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描写了作者在西河边的晚景,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观引发的历史思考,反映了对过去繁华的追忆和对兴亡更替的感慨。
《西河 西氿落晖》是一首充满了诗意与哲思的诗作,黄锡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诗的开篇便以“烟著水”开始,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渔人和鸥鸟的形象生动而鲜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不断出现的“往迹”、“沧桑”等词汇,透露出一种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的“朱楼画阁”象征着往日的繁华,而“难追往迹”则是对那段历史的惋惜。整首诗在描绘美丽景色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反映出人对历史的思索与无奈。随着夕阳的西沉,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往日繁华的追忆,揭示了时间无情、人事无常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烟著水”所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朱楼画阁”象征什么?
诗中“待朝来,重见扶桑东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