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1:55
君子堂
作者: 尤袤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堂堂文简公,一世夔与皋。君子哉若人,此言圣所褒。遗爱在斯民,谁能荐牲牢。独有坐啸地,清风仰弥高。
白话文翻译:
这位堂堂的文简公,一生中如同夔和皋这般德才兼备。真是君子啊,像他这样的人,正是圣人所称颂的典范。他留给百姓的美德,谁能用牲畜和祭品来推荐呢?只有他独自在这片土地上高声吟啸,清风更显得高远。
注释:
- 堂堂:形容气度伟岸、正大光明。
- 文简公:指的是有文采且简约、明晰的公者。
- 夔与皋:夔和皋是古代贤人的代表,象征着德才兼备。
- 君子:指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 遗爱:指遗留下来的美德。
- 荐牲牢:用牲畜祭祀,象征对德行的尊重。
- 坐啸地:坐着吟唱,表明一种闲适的状态。
- 清风仰弥高:形容清风更显得高远,隐喻志向高远。
典故解析:
- 夔:夔是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象征着美德与才华。
- 皋:皋同样是贤人,代表了崇高的道德标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袤,生于宋代,擅长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常富有哲理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个对士人德才的推崇时期,尤袤通过描绘一位理想的君子,表达对当时社会道德标准的向往。
诗歌鉴赏:
《君子堂》是一首充满赞美与崇敬之情的诗。诗中尤袤以“堂堂文简公”开篇,直指其所赞颂的人物,展现出一种高尚的气度。这位文简公不仅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更有着如夔与皋般的卓越品德,是诗中理想君子的象征。接着,诗人通过“遗爱在斯民”一句,强调这位君子的德行对百姓的影响,指出真正的道德价值不是通过简单的祭品来衡量的,而是深植于民众心中。
诗的最后两句则描绘出文简公的独特气质与崇高境界,清风的意象更是将其品德提升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品德高尚、志向远大的人的敬仰与追求。这种对君子的理想化描写,既是对历史贤人的推崇,也是对当代社会道德的反思与呼唤。整首诗清新而富有哲理,展现出尤袤对君子理想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堂堂文简公:指的是这位公者的伟岸气度与文采。
- 一世夔与皋:强调其德才兼备,像夔和皋这两位贤人。
- 君子哉若人:赞美这位君子的品质。
- 此言圣所褒:这句话是圣人所称颂的,突出其崇高的道德地位。
- 遗爱在斯民:他的美德留给了百姓。
- 谁能荐牲牢:质疑用祭品来衡量德行的做法。
- 独有坐啸地:展现其闲适和高傲。
- 清风仰弥高:意象高远,象征着高尚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君子的德行比喻为高山清风,展现其高尚品质。
- 对仗:如“君子哉若人,此言圣所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围绕君子的理想和品德展开,强调真正的道德价值在于对民众的影响,而非表面的祭品与仪式,体现了一种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与呼唤。
意象分析:
- 君子:象征高尚的品德和理想的人格。
- 清风:象征高远的理想和自在的境界,暗示精神的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夔与皋”象征着什么?
- A. 音乐才华
- B. 德才兼备的人
- C. 祭祀的牲畜
- D. 统治者
-
“遗爱在斯民”这一句的意思是:
- A. 他的美德影响了百姓
- B. 他留下了许多财物
- C. 他是个懒惰的人
- D. 他不喜欢民众
答案: 1-B; 2-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强调君子的德行。
- 《楚辞·离骚》:同样颂扬高尚的品德与理想。
诗词对比:
- 比较尤袤的《君子堂》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两者都探讨了理想与品德,但尤袤更侧重于个人的高尚情操,而王安石则强调对社会的影响与责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尤袤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