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姑夫王知录挽辞》

时间: 2025-04-27 09:55:35

诗句

闻说先生效一官,清风已自迫人寒。

功名未究黄粱梦,云汉先成白玉棺。

润屋何妨藏万卷,过庭咸喜得双鸾。

武陵仙窟君归去,落莫桃花泪不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35

原文展示:

姑夫王知录挽辞
作者: 史浩 〔宋代〕

闻说先生效一官,清风已自迫人寒。
功名未究黄粱梦,云汉先成白玉棺。
润屋何妨藏万卷,过庭咸喜得双鸾。
武陵仙窟君归去,落莫桃花泪不乾。


白话文翻译:

听说您做官了,清风已经让人感到寒意。
功名未竟不过是黄粱梦,云汉间已成白玉棺。
藏书万卷在家中又有什么妨碍,
庭前的双鸾都为您欢喜。
武陵仙境您回去吧,
桃花落下,泪水却怎么也干不掉。


注释:

字词注释:

  • 效一官:效仿做官。
  • 迫人寒:令人感到寒冷,这里指清风的高洁让人感到寒意。
  • 黄粱梦:比喻虚幻的理想和事业。
  • 云汉:指银河,古代人称天上的星河。
  • 白玉棺:象征死亡的棺材。
  • 润屋:富裕的家。
  • 双鸾:比喻美好的姻缘。
  • 武陵仙窟:典出《桃花源记》,指理想的隐居之地。
  • 桃花泪不乾:形容悲伤的情感无法愈合。

典故解析:

  • 黄粱梦:出自《太公阴符经》,讲的是一个人梦中富贵,醒后却发现一切都是幻梦。
  • 武陵仙窟: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子安,号青丘,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以擅长写挽词而著称。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能表达出对友人的怀念与敬仰。

创作背景:
该诗是为了悼念王知录,表达对其清白高洁的品格和未竟的理想的惋惜之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虚幻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挽辞诗在情感上极为真挚,通过对王知录生平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惋惜。首联以“闻说先生效一官”开头,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关于功名与理想的讨论,清风的意象不仅象征了王知录的清正廉洁,也暗示了他在官场中的孤独与寒冷。次联“功名未究黄粱梦”,则通过“黄粱梦”这一典故,提醒人们功名利禄不过是虚幻,人生如梦,最终难逃生死。后两联不仅表达了对王知录的怀念,更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润屋何妨藏万卷”传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而“桃花泪不乾”则是对生离死别的深切感受,情感深邃而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兼具文学美感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先生效一官:听说您以清白的名声做了官,表面上是对朋友的祝贺,实际上暗含对名利的反思。
  2. 清风已自迫人寒:清风象征高洁的品德,却也让人感到一种寂寥的寒冷,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3. 功名未究黄粱梦:功名未成就不过是虚幻的梦境,提醒人们对名利的追求终究是徒劳的。
  4. 云汉先成白玉棺:在追求的过程中,生命终将归于死亡,暗示人生的无常。
  5. 润屋何妨藏万卷:即使身处富贵之家,藏书万卷又有什么意义,反映出对学识与财富的思考。
  6. 过庭咸喜得双鸾:双鸾象征美好的姻缘,表达了对友好关系的珍视。
  7. 武陵仙窟君归去:引用桃花源的理想境界,寄托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8. 落莫桃花泪不乾:桃花象征美好,却因离别而流泪,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功名未究”和“云汉先成”,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功名比作梦境,强调其虚幻。
  • 排比:通过多种意象的运用,增强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追思,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表达了对清白高洁品德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清风:象征高洁的品格。
  2. 黄粱梦:代表虚幻的理想和追求。
  3. 白玉棺:象征死亡与人生的终结。
  4. 双鸾:象征美好的姻缘与友谊。
  5. 桃花:象征美好与伤感,反映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粱梦”是指什么?
    A. 真实的梦境
    B. 虚幻的理想
    C. 生活的真实
    D. 成功的象征

  2. “武陵仙窟”出自于哪位文人的作品?
    A. 李白
    B. 白居易
    C. 陶渊明
    D. 杜甫

  3. 诗中“清风已自迫人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祝贺
    B. 寂寥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史浩的这首挽辞在对死亡的思考上更加感性,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现实的苦难与国家的兴亡。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典文学史》

以上是对《姑夫王知录挽辞》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花二首 其二 梅花二首 其一 樱桃 蔷薇花 其二 蔷薇花 其一 黄芙蓉 牡丹 芍药 海棠 围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才好施 朽材 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代代相传 田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微机四伏 验明正身 包含燎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柔肠粉泪 大吉大利 凤舞龙蟠 老瞒 飞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禄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