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08
作者:沈蔚 〔宋代〕
日过重帘未卷。袅袅欲残香线。午醉却醒来,柳外一声莺啭。不见。不见。门掩落花深院。
太阳已经过了重重的帘幕尚未卷起,淡淡的香气在空中袅袅飘散。午后迷醉刚刚醒来,听到窗外一声黄莺啼唱。可惜的是,不见,不见,门后掩映着落花的深院。
诗中虽无直接典故,但“莺啭”常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落花”则常常与离别、失落相联系,诗人通过这两种意象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沈蔚,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风格细腻、情感真挚。沈蔚的诗歌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或写于春日午后,诗人因饮酒而迷醉,醒来时感受到周围的宁静与孤寂,表达了对某人的思念与无法相见的惆怅。
《不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午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日过重帘未卷”,给人以一种静谧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惬意与宁静,然而随之而来的“午醉却醒来”则揭示出一种突如其来的惆怅。阳光透过窗帘,伴随袅袅的香气,似乎在描绘一种美好的时光,但黄莺的啼鸣却让人感到一丝失落。
“不见。不见。”的重复,强调了诗人对所思之人的强烈渴望与无奈,后面“门掩落花深院”则更是将这种孤寂感推向高潮。院中落花,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与逝去的时光,深院的意象更是突显了孤单与封闭。整首诗在对比中流露出一种无奈与伤感,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失去的惋惜,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一个春日的午后,表达了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奈。诗人在静谧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失去的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日过重帘未卷”意指什么?
“不见。不见。”的重复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落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