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4:16
东乡土高宜植棉,久雨草长青铺毡。
田家妇女停织作,趁晴尽出芸中田。
田在草间草没踝,赤日行天烈于火。
手不停锄汗满襟,面目都化城中黔。
暮归惊闻啼彻户,呱呱待哺儿饥苦。
哺儿更虑奉姑迟,急入厨中煮粥麋。
弥月劳劳心力计,棉高渐见花铃缀。
悬耜惟思弄机杼,谁知及早完秋税。
这首诗描写了东乡地区适合种植棉花的情景。在长时间的雨后,青草茂盛地覆盖了田地。田里的妇女们停下了织布的工作,趁着晴天纷纷走出田间,开始劳作。田地被青草覆盖,草长得高过了脚踝,烈日炎炎,似火烧般炙热。她们不停地挥锄,汗水湿透了衣襟,脸色也因劳作而变得黝黑。黄昏归来时,听见门外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孩子因饥饿而哀鸣。哺喂孩子时又担心婆婆的到来,急忙跑进厨房煮粥给孩子。而在这一整个月的忙碌中,心中计算着劳作的成果,棉花渐渐长高,开始显现出花铃。她们悬挂着锄头,只想着织布,谁知秋天的税务却要提前交了。
桂心堂,清代诗人,生活在东乡地区,以其对农业题材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民的辛劳,语言质朴而富有生活气息。
《棉田薙草行》创作于清代,正值农业社会的兴盛时期。诗中描绘的种植棉花的景象,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和辛勤劳作的精神,也体现了对农村女性角色的关注和赞美。由于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农民们的生活节奏和劳动强度受到直接影响,这首诗正是对此的生动描绘。
《棉田薙草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东乡地区农妇在种植棉花过程中的艰辛与奉献。诗歌开篇就描绘了适宜种植棉花的环境,随后转向妇女们在田间忙碌的场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和质朴。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草长青铺毡”、“汗满襟”等,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农妇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景象。
而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母亲哺乳孩子的情景,展现了家庭生活的另一面,表达了对家庭与责任的深切关怀。全诗在细致的生活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乡土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敬意和对家庭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妇在棉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表现了农村女性的坚韧与奉献精神。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家庭责任和对孩子的关爱,展现出一种深切的乡土情感和对生活的真实记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农妇在晴天做什么工作?
A. 织布
B. 种田
C. 煮粥
D. 休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赤日行天烈于火”用来形容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农妇对家庭和孩子的关爱。 (对/错)
可以将《棉田薙草行》与白居易的《田家杂兴》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的生活,但桂心堂的作品更侧重于女性的辛勤与家庭责任,而白居易的作品则更为综合,展现了更广泛的农村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