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萑苇叹》

时间: 2025-05-14 10:14:51

诗句

濒江不可禾,岁惟葭苇茁。

青林无端倪,永与江水匹。

由为薪蒸时,责以租赋出。

园人诚贪夫,苞苴黄金镒。

暮夜钻权倖,入牒妻子质。

输课或未偿,投之良不恤。

他家皆办为,得者皆富室。

秋风霜露落,百谷时已实。

处处佣千夫,豚酒健力铚。

稛载向城市,官外私羡溢。

遗笴狼藉陈,入者必见叱。

或因取束缊,随以盗采律。

春风将新萌,剪伐未十七。

下策付一炬,炎火赤天日。

坐视煨烬空,不丐民贫疾。

因推是为心,可见无仁术。

周官衡虞置,为法未尔密。

亦已开利源,千年谁能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0:14:51

原文展示

《萑苇叹》
作者:姚燧 〔元代〕

濒江不可禾,岁惟葭苇茁。
青林无端倪,永与江水匹。
由为薪蒸时,责以租赋出。
园人诚贪夫,苞苴黄金镒。
暮夜钻权倖,入牒妻子质。
输课或未偿,投之良不恤。
他家皆办为,得者皆富室。
秋风霜露落,百谷时已实。
处处佣千夫,豚酒健力铚。
稛载向城市,官外私羡溢。
遗笴狼藉陈,入者必见叱。
或因取束缊,随以盗采律。
春风将新萌,剪伐未十七。
下策付一炬,炎火赤天日。
坐视煨烬空,不丐民贫疾。
因推是为心,可见无仁术。
周官衡虞置,为法未尔密。
亦已开利源,千年谁能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边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江边的土地无法种植禾稻,只有葭苇生长。青色的林木没有尽头,与江水长期相伴。由于人们在薪水和蒸气的压迫下,租赋的负担日益沉重。园中的人们贪婪地聚集着财富,像黄金般的收获。夜晚为了权势而钻营,甚至以妻子和孩子作为质押。即使有的税务未能如期偿还,别人也对此毫不在意。那些富裕的人家,皆因贪婪而得利。秋风和霜露降临,百谷已经成熟。到处雇佣劳工,饮酒作乐。运输的货物向城市倾斜,官外的私利充满。遗留下来的杂物混乱不堪,进入的人必会受到责骂。有人因偷取束缊而被惩罚,随意侵犯采集的律法。春风将要带来新的萌芽,然而在十七岁时就被砍伐。低劣的做法只会付之一炬,烈火在空中燃烧。坐视一切化为灰烬,却不顾民众的贫困与疾苦。推己及人,心中无仁慈之法。周朝的官吏设立的法律,未曾严密。即使开辟了利益的源泉,千年之后谁又能阻止?

注释

  • :指禾谷类作物。
  • 葭苇:指生长在湿地的植物,象征贫困和困境。
  • 薪蒸:指用薪火蒸煮,暗指人们的辛劳。
  • 租赋:指纳税和赋役。
  • 豚酒:指猪肉和酒,象征享乐生活。
  • 剪伐:指砍伐,暗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燧,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90年,卒于公元1360年。其诗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为题材,表现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萑苇叹》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与社会现象,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贪婪现象的批判,反映出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扭曲。

诗歌鉴赏

《萑苇叹》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江边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出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与压迫。诗的开头以“濒江不可禾,岁惟葭苇茁”引入,展现了一幅贫瘠且令人沮丧的景象,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随着诗的展开,诗人深入探讨了社会的贪婪与腐败。他提到“园人诚贪夫,苞苴黄金镒”,这一句不仅揭示了人们在追求财富时的自私与贪婪,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对弱者的压迫。“输课或未偿,投之良不恤”则表现出对税务负担的无奈,经济的剥削与不平等让人感到绝望。

最后,诗人以“坐视煨烬空,不丐民贫疾”总结,表达了对无仁之治的控诉,呼唤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扶助。这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真实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濒江不可禾:江边的土地不适合种植禾稻,暗示环境的贫瘠。
  2. 岁惟葭苇茁:一年四季只有葭苇在生长,象征着困苦的生存状态。
  3. 青林无端倪:青色的树林没有尽头,表现了自然的辽阔。
  4. 由为薪蒸时:因社会对劳动者的压迫,生活艰难。
  5. 责以租赋出:人们承担着沉重的税赋。
  6. 园人诚贪夫:园中的人贪婪地追逐财富。
  7. 暮夜钻权倖:夜晚为了权势而暗中活动。
  8. 入牒妻子质:以妻子和孩子作为抵押,表现了人们的绝望。
  9. 输课或未偿:即使有的税务未偿,大家对此漠不关心。
  10. 他家皆办为:其他富裕家庭皆因贪婪而获利。
  11. 秋风霜露落:秋季来临,收成的时节。
  12. 处处佣千夫:到处有雇佣的劳工。
  13. 豚酒健力铚:饮酒作乐,享受生活的奢侈。
  14. 稛载向城市:货物向城市倾斜,暗示商业繁荣但不公平。
  15. 官外私羡溢:官员私利充斥,贪污腐败。
  16. 遗笴狼藉陈:遗留的杂物让人感到混乱。
  17. 入者必见叱:进入的人必然受到责骂。
  18. 或因取束缊:有人因偷取东西而受到惩罚。
  19. 随以盗采律:随意侵犯他人采集的权利。
  20. 春风将新萌:春天即将带来新的生机。
  21. 剪伐未十七:在树木还未成长至十七岁时便被砍伐。
  22. 下策付一炬:低劣的做法只会付之一炬。
  23. 炎火赤天日:烈火在空中燃烧,象征毁灭。
  24. 坐视煨烬空:坐视一切化为灰烬。
  25. 不丐民贫疾:不顾民众的贫困与疾苦。
  26. 因推是为心:推己及人,心中无仁慈之法。
  27. 周官衡虞置:周朝的官吏设立的法律。
  28. 为法未尔密:法律未曾严密。
  29. 亦已开利源:即使开辟了利益的源泉。
  30. 千年谁能窒:千年之后谁又能阻止?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自然景象如“秋风霜露”来比喻人间的变迁与收获。
  • 排比:多次使用“处处”“他家”等词,增强了语气的强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相对工整,增强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与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强调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无情,呼唤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代表自然的力量与变化,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葭苇:象征贫困与困境,反映出人们的无奈。
  • 秋风霜露:象征着丰收与希望,却又暗含着人们的苦难。
  • 烈火:象征毁灭与无情,表达了对贪婪行为的谴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自然环境的美
    • B. 社会不公与人性贪婪
    • C. 个人的情感抒发
    • D. 战争与和平
  2. “园人诚贪夫”中的“贪夫”指的是?

    • A. 贪婪的人
    • B. 园丁
    • C. 商人
    • D. 政府官员
  3. “坐视煨烬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意
    • B. 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愤怒
    • C. 对爱的追求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人生哲思。
  • 《滕王阁序》(王勃):同样有对社会与人事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萑苇叹》《静夜思》(李白):前者关注社会现象,后者则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不同的诗歌主题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姚燧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元代文学概论》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用长孺七夕韵 嵊县劝农途中示同寮二首 浪淘沙 闻伯求弟鞫狱明允今日行刑而雪应祈喜而赋诗 次韵陈晟别瀹 次韵曹久可见寄 次韵八侄三首 次王得淦韵 次前韵戏似 次前韵似云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久居人下 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晤 木字旁的字 浮财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赤字旁的字 名不徒显 泰玄 行字旁的字 正身清心 顽铁生光 不一其人 一言可分 包含菽的成语 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游戏翰墨 工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