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23
游水南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九马如飞不用鞭,
微尘一道起晴川。
有司误谤为山贼,
好事俄传是地仙。
何处名楼风月爽,
谁家修竹主人贤。
橐诗三百高无价,
难向旗亭当酒钱。
九匹马快如飞,不用鞭子驱赶;
微尘轻轻扬起,映照在晴朗的河面上。
有官员误以为我为山贼,
好事传言说我是地仙。
哪里有名楼,风月最为爽朗?
哪家修竹,主人又是多么贤良?
三百首诗如同宝贵的财富,
却难以在酒馆里换得一杯酒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允中,号天池,宋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寄情于山水,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之时。诗人以游水南为背景,描绘了自己游玩时的心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哲思。
刘克庄的《游水南一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江河湖泊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心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九马如飞不用鞭”,形象地描绘出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场景,透出一种轻松自如的氛围。接着“微尘一道起晴川”则将视线引向更细腻的自然之美,细小的尘埃在阳光下闪烁,仿佛在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层次感。
中间两句“有司误谤为山贼,好事俄传是地仙”,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在社会中的窘境,既遭受误解,又得以赞美,反映了人们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的多元性。最后几句则引导读者反思,名楼和修竹的意象令人向往,但诗人似乎在感慨这些美好都难以与现实中物质的交换相提并论。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又对社会的误解与现实的无奈进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面哪一句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A. 九马如飞不用鞭
B. 有司误谤为山贼
C. 难向旗亭当酒钱
“微尘一道起晴川”中的“微尘”指的是什么?
A. 大雨
B. 轻飘的尘埃
C. 水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游水南一首》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比较,探讨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时的不同情感与意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