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7:57
钧天残梦忽惊回,金钥遥知已掣开。
不复五更三点入,刚云七日一阳来。
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
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
在梦中突然被惊醒,仿佛是那遥远的金钥匙已经打开了。
再也不需要在五更时分三点来访,而今刚好是七天后阳光升起。
现在只是在空中怀念唐代的宫殿,往昔我曾登上鲁观的台。
还记得小窗前添置了日晷,努力擦拭着眼睛,看着书本堆积成乱。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风清新飘逸,侧重抒情,常表现对历史的感慨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兼有哲理思考。
《至日》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动乱频繁,刘克庄在此背景下,借古人和自身经历,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慨。
《至日》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诗。开篇“钧天残梦忽惊回”便引人入胜,诗人以梦醒的瞬间,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突然。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思索与迷惘。接着,提到“金钥遥知已掣开”,象征着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对时间的流逝有着深刻的感悟,“不复五更三点入”让人感受到过去的匆匆,而“刚云七日一阳来”则在时间的轮回中寄托了对生活的希望与重生的期待。接着,诗人对唐代历史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思,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向往。结尾处“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既是一种对往日求学时光的回忆,也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与困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哲理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梦境、历史、时间等元素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金钥”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知识与真理
C. 权力
D. 爱情
“不复五更三点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过去的回忆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时间的无奈
D. 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犹记小窗添线晷”中的“线晷”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书籍
B. 一种时间测量工具
C. 一种装饰品
D. 一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