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李氏园》

时间: 2025-05-17 05:21:10

诗句

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

悠悠无远近,但择林亭好。

萧条北城下,园号李家媪。

系马古车门,随意无洒扫。

鸣禽惊上层,飞蝶纷入抱。

竹林净如濯,流水清可澡。

闲花不着行,香梨独依岛。

松枝贯今昔,林影变昏早。

草木皆苍颜,亭宇已新造。

临风置酒樽,庭下取栗枣。

今人强欢笑,古人已枯槁。

欲求百年事,不见白发老。

秦中古云乐,文武在丰镐。

置囿通樵苏,养兽让麀麇。

池鱼跃金碧,白鸟飞纻缟。

牛羊感仁恕,行苇亦自保。

当年歌灵台,后世咏鱼藻。

古诗宛犹在,遗处不可考。

悲哉李氏末,王霸出奴皂。

城中开芳园,城外罗战堡。

系鼓鸣巨钟,百姓皆懊恼。

及夫圣人出,战国卷秋潦。

园田赋贫民,耕破园前道。

高原种菽粟,陂泽满粳稻。

春耕杂壶浆,秋赋输秸藁。

当年王家孙,自庇无尺?尞。

空余百岁木,妄为夭巫祷。

游人足讥骂,百世遭舌讨。

老翁不愿见,垂涕祝襁褓。

持用戒满盈,饮酒无醉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5:21:10

诗词名称: 李氏园

作者: 苏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
悠悠无远近,但择林亭好。
萧条北城下,园号李家媪。
系马古车门,随意无洒扫。
鸣禽惊上层,飞蝶纷入抱。
竹林净如濯,流水清可澡。
闲花不着行,香梨独依岛。
松枝贯今昔,林影变昏早。
草木皆苍颜,亭宇已新造。
临风置酒樽,庭下取栗枣。
今人强欢笑,古人已枯槁。
欲求百年事,不见白发老。
秦中古云乐,文武在丰镐。
置囿通樵苏,养兽让麀麇。
池鱼跃金碧,白鸟飞纻缟。
牛羊感仁恕,行苇亦自保。
当年歌灵台,后世咏鱼藻。
古诗宛犹在,遗处不可考。
悲哉李氏末,王霸出奴皂。
城中开芳园,城外罗战堡。
系鼓鸣巨钟,百姓皆懊恼。
及夫圣人出,战国卷秋潦。
园田赋贫民,耕破园前道。
高原种菽粟,陂泽满粳稻。
春耕杂壶浆,秋赋输秸藁。
当年王家孙,自庇无尺尞。
空余百岁木,妄为夭巫祷。
游人足讥骂,百世遭舌讨。
老翁不愿见,垂涕祝襁褓。
持用戒满盈,饮酒无醉倒。


白话文翻译:

有个客人骑着白马,扬鞭进入青草地。
悠闲的时光没有远近的限制,只要选择美好的林亭休息。
北城下萧条的地方,园子叫李家园。
把马系在古老的车门旁,随意不去清扫。
鸣鸟惊起在高处,飞舞的蝴蝶纷纷相拥。
竹林如同洗涤过一样干净,流水清澈可以洗澡。
闲散的花儿不沾尘埃,香梨孤独地依偎在小岛上。
松枝贯穿古今,林影在傍晚时分变得幽暗。
草木皆显苍老,亭台楼阁已是新造。
临风置酒,庭下采摘栗枣。
今人欢笑声嘹亮,古人却已化为枯槁。
想要追寻百年的事迹,却看不到白发的老人。
秦古时乐声缭绕,文武之事在丰镐之地。
设置园子让樵夫与苏氏相通,饲养野兽与麀鹿。
池塘里的鱼跃出金色水面,白鸟飞舞成绸缟。
牛羊感受到仁爱和宽恕,走在芦苇丛中也自我保护。
当年在灵台歌唱,后世咏叹鱼藻。
古诗依然存在,但遗迹却不可考。
悲哉李氏家族的没落,王霸之争使奴仆出头。
城中开设芳香园,城外罗列战斗堡垒。
鼓声震响巨钟,百姓无不懊恼。
圣人出世之时,战国时代已卷入秋水。
园田赋予贫民,耕作的道路已被耕破。
高原种植豆类和谷物,陂泽里满是粳稻。
春耕时混合着壶浆,秋收时输送秸秆。
当年王家的孙子,自顾自庇护无尺的房屋。
空余百岁的老树,妄图为早逝的巫祷。
游人常常嘲讽和骂声,百世都遭到唾弃。
老翁不愿见人,泪水垂下祝福襁褓。
手中满盈的用具,饮酒却无醉倒。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驹:白色的马,象征迅速。
  • 扬鞭:用鞭子驱动马匹。
  • 萧条:荒凉,凋零。
  • 李家媪:李家园的主人或老者。
  • 系马:把马拴住。
  • :洗净。
  • 苍颜:草木的衰老。
  • 百岁木:长寿的树木。
  • 襁褓:婴儿的包裹,象征新生。

典故解析:

  • 秦古云乐:指秦朝时期的音乐文化。
  • 丰镐:指古代周朝的都城,象征繁荣。
  • 灵台:指古代祭祀或歌唱的场所。
  • 王霸:指权力的斗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老泉,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见称,常表达对社会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李氏园》创作于宋代,诗中描绘了一个昔日繁荣却逐渐衰败的园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氏园》通过李氏家族的园林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社会的变迁,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如白马、鸣鸟、流水、古树等,既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田园情怀,又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通过对古今不同景象的对比,诗人揭示了人类命运的脆弱。

诗中对“今人强欢笑,古人已枯槁”的感叹,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无奈。作者对李氏家族的悲哀感到惋惜,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意义。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社会不公和权力斗争的批判,表达了对富贵荣华的淡薄与对平民生活的同情。这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成为宋代文学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四句描绘了游客的悠闲与园林的宁静。
  • 中间部分着重描写园林的景色与历史的衰落,反映出时光的变迁。
  • 后半部分则揭示了社会的变革与历史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池鱼跃金碧”比喻水中鱼的活泼生动。
  • 拟人:如“鸣禽惊上层”,赋予鸟类以情感。
  • 对仗:如“春耕杂壶浆,秋赋输秸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繁荣与衰败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驹:象征青春与快速流逝的时间。
  • 鸣禽: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流水: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时光的流逝。
  • 古树: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岁月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驹”象征什么?

    • A. 速度
    • B. 平静
    • C. 富贵
    • D. 权力
  2. 李氏园的衰败代表了什么?

    • A. 自然的消逝
    • B. 人类的无知
    • C. 历史的无情
    • D. 社会的和谐
  3. 诗中“鸣禽惊上层”中的“惊”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夸张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对比苏辙的《李氏园》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苏辙更注重园林的景色与个人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百姓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选读》
  • 《苏辙全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戴贡士诗卷 腊月十日至外祖尚书家 皇女周汉国端孝公主挽诗二首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答范叔范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 即事十首 晓鸡 为圃二首 禽言九首·行不得哥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不三不四 堕溷飘茵 户字头的字 路断人稀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职金 包含员的词语有哪些 无言可答 得不补失 不二之老 耳刀旁的字 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地壳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姻弟 八字旁的字 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