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2:45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初入太湖
作者:陆龟蒙 〔唐代〕
东南具区雄,天水合为一。
高帆大弓满,羿射争箭疾。
时当暑雨后,气象仍郁密。
乍如开雕笯,耸翅忽飞出。
行将十洲近,坐觉八极溢。
耳目骇鸿濛,精神寒佶栗。
坑来斗呀豁,涌处惊嵯崒。
嶮异拔龙湫,喧如破蛟室。
斯须风妥帖,若受命平秩。
微茫诚端倪,远峤疑格笔。
巉巉见铜阙,左右皆辅弼。
盘空俨相趋,去势犹横逸。
尝闻咸池气,下注作清质。
至今涵赤霄,尚且浴白日。
又云构浮玉,宛与昆阆匹。
肃为灵官家,此事难致诘。
才迎沙屿好,指顾俄已失。
山川互蔽亏,鱼鸟空聱耴。
何当授真检,得召天吴术。
一一问朝宗,方应可谭悉。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的壮美景象。东南地区的雄伟气象与天水融汇成一体,船帆在风中高高扬起,宛如神射手羿在快速射箭。正值夏季雨后,空气仍然显得湿润而浓密。突然之间,仿佛打开了雕刻的窗户,翅膀似的景象忽然飞出。行驶在水面上,感觉与遥远的十洲更近了,坐着却觉得八方的气息都弥漫而来。耳目之间,恍惚如同被鸿雁掩映,心中却感到一阵寒栗。水面涌起波涛,惊涛骇浪让人感到震撼。巍峨的山峰如同拔起的龙湫,喧闹的声响仿佛是在破蛟的房间内。风一阵阵吹来,似乎是受命于天,平稳而有秩序。微茫的远方,山峦如同笔尖,隐约可见。高耸的铜阙映入眼帘,左右皆有扶持。空中盘旋而来,去势如同游离自在。曾听闻咸池的气息,犹如清泉滴入。至今仍在赤霄之下,沐浴着阳光。又说这座山川如同浮玉,与昆仑山并肩。肃穆的灵官之家,这件事难以考证。刚迎来沙洲的美景,转眼间却又失去。山川互相遮蔽,鱼鸟也都空中鸣叫。何时才能授予真正的检验,得以召唤天神的术法?逐一询问朝廷,方可得知其详。
作者介绍:陆龟蒙,字士衡,号浮丘,唐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独特,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陆龟蒙在初次游历太湖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感慨,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陆龟蒙的《初入太湖》以其壮丽的自然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而著称。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高亢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太湖浩荡气势的感受。开篇提到“东南具区雄,天水合为一”,生动地勾勒出太湖与天际的交融,展现出一种辽阔的视野。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描绘“高帆大弓满,羿射争箭疾”等意象,赋予景色以动感,仿佛看到了船只在水面上疾驰而过的情景,带领读者感受那种风驰电掣的快感。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使用“乍如开雕笯,耸翅忽飞出”这样的比喻,表现出太湖的神秘与变化无常,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诗中对太湖景色的感知不仅停留在外在的描绘,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在此时此刻所感受到的精神震撼与心灵的寒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层次分明的推进,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也有对内心感受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太湖壮美景色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羿射争箭疾”是为了表现什么?
A. 船只的速度
B. 自然的力量
C. 神话故事
填空题:诗中“高帆大弓满”描述的是____的景象。
判断题:诗人对太湖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敬畏与赞美的情感。 (对 / 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龟蒙与王维的山水诗都有对自然的深刻描绘,但陆龟蒙更多地表达了动态的美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静谧与清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