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29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
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
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
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
我如今已过五十岁,万事逐渐消磨殆尽。
我对世间熟悉的人少,故交已在阴间的多。
秋天的叶子容易凋落,松树又能熬到何时呢?
我曾经也为前人的哲思感到悲伤,荒坟上只剩下野鼠的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叶秋”和“松”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叶子在秋天凋落,暗示人生的无常;而松树则代表坚韧的生命力。在中国文化中,松树常常被视为长寿和坚韧的象征。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鹤汀,江苏常州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梅尧臣中年时期,正值人生的反思阶段,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诗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故交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梅尧臣的《哭王几道职方三首》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年龄和对生活的感受,五十岁的生命中,万事逐渐消磨,时间在无形中带走了许多曾经珍视的东西。
“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这一句道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随着年纪的增长,曾经的朋友已然逝去,留下的只有对往昔的追忆和孤独的感受。接下来的“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通过自然界的变化隐喻人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前人智慧的缅怀与对生命意义的疑惑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故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哲思与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梅尧臣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我今过五十”,诗人对生活的感受是?
“叶秋知易陨”反映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梅尧臣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把握与享受。两者都在不同的情感基调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哭王几道职方三首》的全面分析和理解,帮助读者更深入地领悟诗歌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