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2:03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尔 一作: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2:03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尔一作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一位女子对其情感的失落与无奈。开头描述了一位男子,他带着布匹来交换丝绸,但并非为了交易,而是为了追求我。送他渡过淇水,直到顿丘,他并非因我失约,而是没有良好的媒人。希望你不要生气,约定在秋天再见。站在低矮的墙上,希望能再次看到你的身影。如果没有看到,眼泪就会流淌。见到你时,我会笑着和你说话。你占卜、算命,都没有坏话。如果你来,我会以礼物相送。你像是桑树的嫩叶,长得繁茂。可惜呀,鸠鸠,你却没有吃到桑果;可怜呀,姑娘,你怎能与士人沉迷?士人的沉迷,尚可理解;而女子的沉迷,则不可言说。桑树已落,其果也变黄。自我随你而去,三年间生活贫困。淇水潺潺,渐渐遮住了车帷。女子心思不专,士人却二心其行。士人道德不稳,三心二意。做了三年的妻子,家中劳作不止。早起晚睡,毫无闲暇。言语已经说尽,却到了悲惨的地步。兄弟们不知,反而在嘲笑。我静静思索,愈发悲伤。与你共度白头,老了却让我怨恨。淇水有岸,低洼处有池。总角的宴会,欢声笑语,发誓言信,却不想其反。反而不想,事情也就这样了。
《氓》是《诗经》中的一首古诗,作者不详,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主要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人情与情感表达。
本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恋观和男女关系,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期待和失望。诗中女子的情感真实而细腻,揭示了当时婚姻中的无奈与悲哀。
《氓》通过细腻的叙述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女子在爱情中遭遇的失落与悲伤。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位男子的来访,最初的期待逐渐演变为无尽的失落。诗中的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与现实的冷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在感情中的脆弱与无力。
在意象的构建上,淇水的流淌、桑树的落叶等自然景象与情感的变化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美感。尤其是“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一句,生动描绘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与追寻,却又无奈地被现实所阻隔。
此外,诗中对“士”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婚姻中女性的苦闷与挣扎。诗的结尾处,女子的失望与绝望达到了高潮,令人深感痛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无奈与悲惨命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现实的无情。
《氓》与《静女》均描绘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挣扎与痛苦,但《静女》更强调女性的坚韧与自尊,而《氓》则更多地体现了失落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