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9:51
南归阻雪
作者:孟浩然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我在宛城滞留,日复一日地盼望回到京城和豫州。
广袤的野外一片茫茫,故乡的山在何方呢?
孤独的炊烟在村庄之间升起,归来的大雁在天边飞去。
积雪覆盖着平坦的原野,饥饿的鹰在捕捉寒冷的兔子。
年轻人沉迷于书文,专注于文章的句子。
十次来到这里,羞愧得无法回家,只得在归路上徘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归乡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归家的思念。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今湖北省,因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常表现隐逸的生活情趣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南归阻雪》创作于孟浩然晚年,他在生活中未能如愿归乡,面临着北国的严寒和孤独的思乡情。此时的他,虽身处异乡,却对故土充满了深切的思念。
《南归阻雪》是孟浩然通过对艰难归乡路的描绘,表达对故乡深沉的思念之情。全诗以“行滞”为引,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接着,诗人通过“日夕望京豫”展现出他内心的焦急与渴望,日复一日的期盼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此后,通过“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诗人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感,旷野的茫茫与乡山的隐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人用“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形象地刻画了乡村的宁静与大雁的归去,反衬出自己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深刻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面临的内外困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思乡之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归乡路上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宛许”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方城市
B. 北方城市
C. 地名
D. 诗人故乡
“十上耻还家”中的“耻”指的是什么?
A. 羞愧
B. 骄傲
C. 忍耐
D. 无奈
诗人通过哪些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孤烟和归雁
B. 亭台楼阁
C. 山水田园
D. 夕阳西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孟浩然更偏向于表达个人情感,而王维则融合了哲理与道理,二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独具特色。
推荐书目:
这份资料旨在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南归阻雪》,并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