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4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40:46
东家娘子立花边,长笑花枝脆不坚。
却被花枝笑娘子,嫁期已是蹉春前。
阿婆辛苦住西邻,岂爱无家更愿贫。
秋月春风檐阁了,白头始嫁不羞人。
东家的女子在花边上站着,长久地笑着,觉得花枝脆弱不堪。
可是花枝反过来却在笑她,嫁期已经耽误在春天之前。
阿婆辛苦地住在西边邻居家,难道她愿意过没有家的贫穷生活?
秋月春风的日子已经过去,到了白头之年才开始结婚也不觉得羞愧。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丰富的生活情感闻名。杨万里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及女性地位的看法。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年轻女子婚姻状况的思考,以及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思。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气,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在花边上立着的情景,表面上是对她的调侃,实际上却折射出对婚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长笑”和“脆不坚”描绘了女子的青春活泼与对花枝的轻视,暗示她对婚姻的轻松态度。然而,花枝的反击却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婚姻的无奈,尤其是“嫁期已是蹉春前”一句,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与生存的现实。
接下来的两句揭示了老妇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家庭的渴望。尽管她们生活在贫穷中,但并不愿意过无家的生活,反映出对家庭的追求。最后一句“白头始嫁不羞人”则是对女性婚姻观的反思,强调了年龄与婚姻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自我肯定。
整首诗既有对女性处境的同情,也有对社会观念的讽刺,让人思考婚姻的真正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与选择,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和婚姻的渴望与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东家娘子”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嫁期”是指?
诗中的“阿婆”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