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4:19
天台夜雨
作者: 姚宽 〔宋代〕
瘴海远黏天,
山城入暝烟。
春潮生蛤晕,
夜雨长蜗涎。
灯几花时落,
风帘客未眠。
平生怀此地,
今夕意茫然。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下夜晚的雨景,远处的瘴海与天空交融,山城笼罩在夜色烟云之中。春潮涌动,海蛤蜊的涟漪荡漾,夜雨淋漓,蜗牛的口水在雨中不断流淌。灯下的花瓣随时可能飘落,窗帘随风而动,客人辗转难眠。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在此刻显得更加深重,然而此时此刻,心中却充满了迷茫与无奈。
姚宽,字君复,号湘山,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天台夜雨》创作于诗人游历天台山期间,正值春季,天气回暖,诗人通过描写夜雨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慨。此时的天台山,山水相映,雨雾缭绕,正是诗人灵感的源泉。
《天台夜雨》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在夜雨的映衬下,描绘出了一幅恬静而又富有情感的画面。首句“瘴海远黏天”,以“瘴海”开篇,给人以遥远而神秘的感觉,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复杂与艰难。接着“山城入暝烟”,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朦胧的夜晚,山城被烟雾笼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春潮和蛤晕,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雨夜中,春潮涌动,生机与活力充盈。在“夜雨长蜗涎”一句中,作者用“蜗涎”形象地描绘了雨夜的细腻与温润,似乎将夜雨与生活的细节紧密相连。后面的“灯几花时落”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花瓣的飘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最后两句“平生怀此地,今夕意茫然”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对故乡有深厚的感情,但在此刻却感到无比迷茫,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夜雨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迷茫,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瘴海远黏天”中的“瘴海”指的是什么?
A. 清海
B. 湿气重的地方
C. 平静的湖泊
“灯几花时落”中“灯几”指的是什么?
A. 桌子
B. 窗帘
C. 灯光
诗中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迷茫
C. 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