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5:0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5:06:59
袅袅西风锦树新。一年芳景属流尘。
莫辞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煖过春。
蒲柳岸,柙枫津。琅玕摧折感离人。
天津休问题红怨,香阁回文翠黛颦。
轻柔的西风吹拂,锦绣的树木显得新鲜。
这一年的美好时光已随风而逝。
不要因雨滴寒夜的鸣叫而感到不快,
曾经在春天里温暖过花枝。
在蒲柳的河岸,枫树的渡口。
琅玕花瓣被摧折,令人感伤离别。
在天津,不要问我对红花的怨恨,
香阁回荡着文字,翠色的黛眉微微皱起。
“琅玕”指的是一种美丽的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诗中提到的“天津”与“香阁”可能是指诗人对美好往昔的缅怀与感慨。
作者介绍:杨慎,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及骈文。其作品多具文学性和哲理性,风格独特,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时节,诗人借此表达对逝去光阴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追溯,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
《鹧鸪天 落叶》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两句以“西风”和“锦树”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画面,既有秋天的清新气息,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随着“流尘”的提及,诗人似乎在感叹岁月如梭,芳华不再。
接着,诗人用“莫辞雨滴寒鸣夜”表达了对孤独夜晚的无奈与感伤,雨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更加刺耳,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忧愁与思念。“曾抱花枝煖过春”则是一种对美好往昔的追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寒冷的秋冬。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意象“蒲柳岸”和“琅玕摧折”,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对故人和故乡的思念。全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又有对现实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艺术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秋天的来临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琅玕摧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痛苦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诗中“香阁”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对往昔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柳永的《雨霖铃》相比,杨慎的《鹧鸪天 落叶》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内敛,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